快捷搜索:论文 合同 演讲 心得

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迁移现象的认知研究

论文导读:母语迁移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词素习得顺序研究的核心人物Dulay和Burt通过量化分析发现,西班牙的英语学习者的全部中介语错误中不到5%属母语“干扰型”,其余错误都是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自然发生的阶段性错误。
关键词:二语习得,母语迁移,认知制约
 

一、引言

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作用一直是一个在语言学界引起争议的话题,争论的焦点是“语言迁移”的概念。“迁移”这一概念实际上并不是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首先提出的,它来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学中“迁移”指的是人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Ellis (1965)曾经将“迁移”定义为“对于任务A的学习会影响任务B的学习的一种假设”,并称语言迁移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也许是最为重要的概念”。James(1980)认为,将上一定义中的任务A和任务B分别置换为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那就是语言迁移。实际上,“语言迁移”的概念是Lado在他的著作《跨文化的语言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环境中,学习者广泛地依赖已经掌握的母语,并经常把母语中的语言形式、意义和与母语相联系的文化迁移到第二语言习得中去。母语迁移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二、母语迁移研究概述

母语迁移研究大致历经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早期的对比分析假说(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中期的心灵主义的迁移最小论(Minimalist Position)及近期的认知学的迁移制约论(Cognitive Theory of ConstrainedTransfer)。人们对母语作用的认识逐渐走向理性和客观。

1.对比分析假说

语言迁移研究始于20 世纪40 、50 年代的美国。Lado(1957)在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对比分析假说。对比分析研究认为,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异引起学习上的困难,困难导致错误。也就是说,两种语言的相同点会导致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正迁移;而两种语言间的不同则会导致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负迁移。对比分析研究主要通过对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异同进行对比和分析,试图预测学习者的困难。但是对比分析研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实证研究数据的支持。50年代末,由于Chomsky的理论对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提出了挑战,对比分析研究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也遭到了质疑。20世纪60、70年代兴起的实证研究发现,二语习得与母语习得具有相似的发展过程,二语习得中出现的错误并非都是来自于母语的干扰,许多错误往往无法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来加以解释。对比分析理论逐渐受到冷落。

2.心灵主义的迁移最小论

“母语迁移”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一些变化。发表论文。词素习得顺序研究的核心人物Dulay和Burt通过量化分析发现,西班牙的英语学习者的全部中介语错误中不到5%属母语“干扰型”,其余错误都是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自然发生的阶段性错误。由此,他们得出结论,二语习得的核心不是单纯的行为过程,而主要是心灵过程,人类共有的语言天赋是语言习得的核心。二语习得的过程主要是受语言发展本身发展规律的影响,而不是受母语背景的影响。这样,心灵主义的迁移最小论否定了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但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实验方法及Odlin等人发现的大量反例动摇了最小论的理论基石。

3.认知学的迁移制约论

到了70年代后期,母语对二语习得影响的研究被纳入了认知研究的范畴。认知理论将二语习得看作是复杂认知技能的习得。Cordedr(1983)认为,在学习者中介语的发展过程中母语知识是一个认知因素。Kellerman(1987)也指出,只有当学习者目标语的知识不足并需要弥补这些不足时,或者当他们相信可以用本族语来推测目标语特征时,学习者才会选择迁移。另外,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也曾指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中竭力避免母语中介作用或迁移作用是不现实的,也是无效的。因为母语作为原有的经验,是新的语言学习的一种认知上的准备,不可避免地参与到新的语言学习中。Stern(1992)把母语知识的迁移和干扰看作是外语学习的一种前提,指出学习者在二语习得时是把母语作为参照物的。Ellis(1994)把迁移看作是二语学习者为了弥补二语知识匮乏而采取的一种学习策略。由此,在认知主义的框架中,语言迁移过程主要是学习者对母语中的何种语言形式和功能可以以何种形式迁移到第二语言中去所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

三、认知角度下的母语迁移

认知是一个有关大脑获取知识和加工知识的思维过程,包括注意、感知、记忆、意识、学习、推理等各种心理过程,迁移认知主义观不同于行为主义,它既承认经验的作用,更注重心理作用,认为迁移是在经验的作用下通过认知心理过程的加工产生的,是一种自然的心理发展过程。Odlin(1989)总结了影响语言迁移的两大因素: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语言因素包括语言中形式与功能的关系,如语音、词法、句法和语篇差异等;而非语言因素是指语言以外的因素,如语言意识因素、社会语言因素、标记因素、发展期因素、语言距离与心理类型因素等。现代有关母语迁移的二语习得研究认知理论认为,迁移是二语习得者的第一语言知识同包括认知能力、感知、直觉、社会语境意识、学习策略和语言普遍性等各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

1. 标记性对母语迁移的认知制约

我们可以分别从语言类型学和认知学的角度,在标记理论和典型理论框架下分析母语何时迁移这一问题。

语言类型学主要是通过对具体语言现象进行跨语言的比较,来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联系、语言的发展历程和确定人类语言所共有的特征。对于二语习得研究来讲,类型普遍性研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语言类型中的“标记性” (markedness) 问题。标记性的概念最早是由布拉格学派提出来的,后在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框架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诠释。标记理论认为任何语言成分要么是“有标记的”(marked),要么是“无标记的”(unmarked)。语言的标记程度是由小到大的一个连续体;无标记特征比有标记特征更基本、自然、常规化。例如不定冠词a是无标记的,而定冠词an则是有标记的。Chomsky的普遍语法认为,人类核心语法一般情况下是相对无标记规则,而外围语法则全是标记规则。

根据核心语法和外围语法的标记特征,Eckman(1977)提出了“标记区分假说”(the Markedness Differential Hypothesis),把学习的困难程度和领域与语言间的差异和标记程度联系起来。该假说的具体内容如下:(1)不同于母语且比母语的对应部分标记性更强的目的语区域属于困难区域。(2) 不同于母语且比母语的对应部分标记性更强的目的语区域的困难程度与其标记程度一致。(3)不同于母语,但不比母语标记性强的目的语区域不是困难区域。

因此,标记理论说明了标记性与语言之间的差异互动,共同决定迁移什么时候发生、什么时候不发生。标记理论不仅解释了二语困难将出现的区域,还解释了困难的相对程度。当然,单纯用类型的标记性解释不了二语习得这一极为复杂的过程。而标记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也是有条件的。同时,在类型普遍性研究中,“标记”是一种相对的概念,不同的研究人员对同一语言特征的标记程度可能会做出完全不同的判断。发表论文。针对这个问题,Kellerman (1977)提出从认知学的角度界定标记性。

2.典型性对母语迁移的认知制约

在认知学研究中,研究人员向本族语者调查对指定母语特征的心理感受,即他们认为该特征是否典型和规则,语义或结构是否清晰,外延是否宽广等,然后根据被调查者的肯定或否定回答做出“无标记”或“有标记” 的判断。Kellerman(1983)将这种从认知学的角度定义的标记性称为语言的“典型性”(prototypicality)。

“典型性” 一词来源于认知心理学中的“语义典型” (semantic prototypes)一说。语义典型将一个词项与一种先语言认知图式或形象(prelinguistic cognitive schema or image)联系起来,认为说话人对词项或词义的典型性有超语言的认知能力。Kellerman的“典型性” 与“标记性” 之间关系密切,只是透视角度和数据收集方法不同:标记性是语言学家以语言本身的特征为研究对象,对语言数据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的观察和描述;而典型性是本族语者对其母语结构标记性的心理直觉反应,是“心理语言学的标记性”。Kellerman的典型理论试图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语言的标记性。他认为,在一个词项的多个意义中,无标记的、“语意透明的”那个是该词的本义或核心义。Kellerman 称之为“典型的”语义。典型性指一个多义词的某一意义被认为是本义或核心义时该词的其它意义与此典型意义的关系。Kellerman认为学习者对母语内部的语言结构有一定的感知,即有的结构可能被迁移,有的不能,而这种感知在学习中直接影响学习者实际迁移的语言形式。

Kellerman以“典型性” 概念为基础,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试图验证这一假说。其中最著名的一项研究是1978 年对荷兰语动词“breken”各语义的典型性与可迁移性关系的实验研究:1978到1979年间,Kellerman对荷兰语动词“breken” 的语义核心性(即典型性)与可迁移性之间关系做了一项实验研究。在实验中,以荷兰语为母语的实验对象首先对17个含有breken的句子进行分组,然后实验对象判断各句中的breken被译为英语break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对象根据直觉对17个句子的“可直译性”或“可迁移性”的排序与他们对“breken”各语义的“核心性”或“典型性”的排序成正相关。Kellerman 因此得出结论:(1)二语学习者对母语语义典型性的直觉可用来预测母语形式的可迁移性。(2)学习者对母语可迁移性的直觉不受二语水平和认知能力变化的影响。(3)学习者在潜意识里遵循一种迁移原则,即不迁移非典型性的母语形式和语义。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