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综述与规划,中国经济论文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与中亚五国合作研究
【第一章】我国与中亚五国经济合作的前景分析引言
【第二章】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综述与规划
【第三章】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前景展望
【第四章】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经济合作前景展望
【第五章】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合作前景展望
【第六章】中国与塔吉克斯坦经济合作前景展望
【第七章】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合作前景展望
【第八章】中国与土库曼斯坦经济合作前景展望
【结论/参考文献】我国与中亚五国的合作发展探析结论及参考文献
第 2 章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2.1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综述
当前,全球经济依然在低潮中徘徊,形势严峻,不容乐观。形式多样的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和措施相继出台,区域经济垄断集团持续闭塞化、单边利己主义思潮再度席卷而来,这些都为全球经济的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使本来已经步履维艰的经济复苏势头被遏制,全球经济更加雪上加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避免区域经济垄断集团化趋势继续推高贸易保护主义就是解决全球经济均衡增长的重要内容。我国政府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倾听贸易保护与对外开放两种声音,研判形势,审时度势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伟设想,这是我国政府首次在国际场合就跨区域、跨国别、跨民族经济合作一体化进程提出的可操作性构想。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为了加强欧洲与亚洲,东亚地区与中亚地区、中东欧地区和西欧地区的经济联系,中国和相关国家可以用创新的互补模式,用自然资源性互补、内外贸进出口经济性互补、人力资源性互补等方式,共同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汇点聚面、连线成片、片片相连,逐步形成跨区域合作示范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成将会是一个东起西太平洋沿岸、西到波罗的海,横跨欧亚两大陆的新兴经济创新合作区。目前我国政府的大体思路是:
首先,政策上的沟通与协调。各相关国家应就经济发展战略定期举行通气会,一同协商制定跨区域合作实施细则和规划纲要。其次,加强陆上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贯通从西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加快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主支线错落网络。第三,统一对外宣传口径,加大宣传力度。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辐射总人口近 30 亿,市场潜力和规模都是世界级的,这就要求各参与国要通力合作,大力宣传。让全世界国家和媒体关注它,从而带来源源不断的区域外资本注入其它生产要素的投入。让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各国人民、各族人民都能够知道它、了解它、熟悉它,并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参与其中,以期为将来因经济发展而带动的改善民生、惠及民生做好准备。第四,人力资源的贮备与培训。为了更好地推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与繁荣,就要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培养机制,而这首当其冲的便是语言问题。
中亚国家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它们均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因此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参与国要把俄语作为工作语言,用俄语在外贸、服务业、货币结算等领域定期培养和储备大量人才。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集中体现了我国政府的对外经济政策和施政理念,在坚持全球经济开放、自由、合作的前提下,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发展与繁荣。在国家战略高度上分析了我国与中亚经济体如何在能源合作进程中进一步辐射、惠及中东欧及西欧等区域,推动相关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打造以我为中心的互利互惠、包容协作的命运共同体。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背景下,中亚地区传统的地缘政治价值已经被因我国经济增长所带动的东亚地缘经济圈所取代。我国政府提出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彰显了我国不结盟不排外的外交理念,诚挚欢迎各国政府、各地区机构组织加入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来,希望各国政府、各地区机构组织秉持自由贸易原则,继续为全球市场的开放、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将我国与中亚及更为宽广的区域联合起来,做大做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促进各国、各地区间资源的相互输送与补充,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2.2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规划
2013年10月25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提出了我国周边外交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随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抓紧制定战略规划,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伟设想,是新形势下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原有框架下整合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打通内贸外贸两个市场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它东边连接着新兴发展、有无穷潜力的亚太经济圈,中间串联着资源丰富、地缘政治复杂的中亚地区,西边紧靠高度发达、各项基础设施完备的欧洲经济圈。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指的是将东亚地区与西亚、中东欧及西欧地区连接起来的广阔区域,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规划跟古丝绸之路在地域辐射上有相当大程度上的吻合,但路线并不完全相同,覆盖面也较以前更广袤。目前正在筹划中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初步方案包含我国西北五省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相比古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包括从我国至中亚、西亚的交通网络,也从我国境内开始的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至欧洲的新亚欧大陆桥路干线,同时还包括从我国云南省作为开端至新加坡的路线。因此,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更为发达、繁荣,陆上交通网络更为密集,辐射面更加宽广辽阔。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一个经济地理学概念,它所涵盖的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中亚国家,还包括了西亚、南亚、中东欧和西欧等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不仅如此,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于推动区域内经济发展及相互交流的意义还会辐射到更广的地区,如北非和欧洲腹地地区,甚至囊括欧亚大陆的最东端包括日本、韩国在内的东北亚产业链都将受益。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辐射人口 21.75 亿,占全世界人口的 30.87%;辐射的经济总规模约 16 万亿美元,是世界经济总体规模的 22.1%.若以购买力平价为衡量指标,则将占到世界经济规模总量的 26.9%,市场潜力巨大。据保守统计,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在我国境内途经地区人口总数约为 6 亿,占我国总人口的 42%,途经省市自治区占我国领土总面积的 37%.2008 年,我国与中亚国家贸易总额达 308 亿美元。2009 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我国与中亚国家贸易总额有所回落,为 235 亿美元。2012 年,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强劲复苏,我国同中亚国家贸易总额达 460 亿美元。
此后,双边贸易再次发力,呈加速发展趋势。
我国目前已经规划了涉及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多条陆上交通干线,可以从我国东部出发,向西直达欧洲,其中一是可以走北线(哈密、将军庙的线路);二是可以走陇海线、兰新线(新疆将会成为向西开放的前沿);三是可以走库尔勒到格尔木的线路。三条线路最后汇聚到新疆,沿着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罗马尼亚-匈牙利、塞尔维亚-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芬兰、波兰)-中东欧国家-西欧国家的线路顺利到达欧洲。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干线线路的建成,将推动多边贸易,扩大多向投资,以能源合作为主线,深化能源国际合作,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打造立体互联互通格局。
2.3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基础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全球化进程飞速发展,作为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欧亚地区,其本身就是世界各大力量角逐竞争的中心,战略地位毋庸置疑。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连着繁荣的东亚经济引擎,西边连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引擎,而我国与中亚地区正好处在这个经济凹陷带间。在这里,虽然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古丝绸之路沿线上由众多古迹、历史文物、壮美风景所构成的旅游资源,但中亚五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却与两端的经济引擎差距甚大。因此,中亚五国对于改善自身现状,提高经济发展水平都有很强烈的诉求,这就与我国政府的期望不谋而合,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也就顺势而为,既顺应了历史潮流,也满足了中亚各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从历史上看,中亚五国都有很好的经济增长表现,但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历史上的政治纠纷、民族矛盾等突出原因,中亚地区的各项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这不仅严重阻碍了中亚各国充分利用丰富自然资源谋求发展的道路,而且还给外部方面同中亚的经济合作带来了很大困难。从全局上看,中亚地区不应是一个"大棋局",不应是"有赢必有输"的局面。中亚地区应遵循一定的市场经济规律,妥善解决各国间分歧与矛盾,合理利用自身经济结构优势,实现各国平等互利、共赢发展,把不利变有利,构造"双赢"新格局。因此,中亚各国在谋求对外开放与合作上达成了共识,一致认为要切实加强中亚南北、东西交通走廊的建设。通过综合交通通道和信息网络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紧密联系起来,以干线基础交通设施和区域中心城市为依托,以对外贸易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化配置、合理布局、取长补短为动力,让中亚五国与我国政策相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心意相连、民心相聚。
最后,在当今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亚地区和谐共荣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更好地开展多双边关系,我国在思索,中亚五国也在思索。我国与中亚五国长期稳定的能源合作关系,对于双方的能源战略来说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意义。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地区时提出要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为打造新的跨区域合作示范区带来了新机遇、注入了新活力,也正式翻开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新篇章。
因此,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大局观的综合战略规划,有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光明的发展前景。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