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体育类杂志特色栏目发展探究
一、设置特色化栏目是体育类杂志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媒体融合步伐的加快,新媒体和新渠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越来越大,作为传统内容生产者的体育类杂志也受到了相应冲击。不过有挑战就有机遇,比如当下行业之间横向融合和纵向融合的速度不断加快,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很多机遇。所谓横向融合,就是寻找行业之间的相同点,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谓纵向融合,则是不同行业之间通过内容搭建桥梁,以实现信息流与资源流的互动。
杂志要想抓住这个机遇,首要条件就是要有好的内容,坚持内容为王,争取读者的认可。新媒体时代,杂志内容以多元化制作方式为主,全媒体融合成为内容生产发展的大趋势,对于这样的情况,体育类杂志应给予重视,努力尝试转型融合,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尝试转型融合的过程中,体育类杂志应充分挖掘自身的内容优势,注重精品创作与价值引领,比如栏目设置应做到小中见大、大中见长、平中见奇,在文章篇幅选择上要侧重于选择短小精悍的,以适应当下读者的碎片化阅读需求。
目前体育类杂志栏目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基础栏目,这是立足产业的杂志内容展示部分;二是特色栏目,这是使杂志区别于其他杂志的灵魂部分;三是读者互动栏目,杂志一般通过这个栏目来调整定位,进而获得市场先机。不过在新时代背景下,三者的界限逐渐模糊。笔者以下将重点谈谈特色栏目。
目前很多体育类杂志喜欢以大而全的内容来吸引读者,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崛起,读者的注意力与阅读力逐渐被稀释,杂志运营者应该深入思考是否重新梳理内容线,是否重新对栏目进行规划,设置特色栏目。一般来说,特色栏目有三个特点。第一,特色栏目一定是好看的栏目。所谓好看的栏目,首先要看它能否能吸引读者,其次要看它是否能形成读者黏性。第二,特色栏目要能够发挥赋能作用。在融合背景下,特色栏目的设置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比如与杂志的定位、渠道无缝对接;为体育行业的应用拓展和运营渠道的移动化提供助力;为相关合作伙伴赋能,等等。由此可见,特色栏目可以帮助体育类杂志实现融合、跨越式发展。
从大方向来看,特色栏目还可以帮助体育类杂志发现自身存在的缺陷。目前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所有行业都面临新技术赋能的机遇,当然也包括体育类杂志产业。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新技术赋能的过程中,传统体育类杂志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传统业务和新业务缺乏统一的规划、无法融合运营,合作伙伴比较复杂、双方磨合周期长,一个新的业务就建立一个新的平台等。所以体育类杂志在设置特色栏目的时候,可以把它当作一个试水的项目,用这个栏目来检验杂志是否存在上述问题。此外,好的特色栏目对于体育类杂志的服务提升尤其重要,其可以打通用户业务数据,推动体育类杂志向前发展。不过我们也要意识到,做好特色栏目对于体育类杂志来说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特色栏目的设置并非易事,其涉及整合内容、融合创新、多维度提供体育信息源等方面,这需要杂志社对行业有整体把控的能力。
笔者认为,在设置特色栏目的过程中,体育类杂志不应该进行伤筋动骨式的大幅调整,而应该在原有栏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实现内容快速和稳定落地,让读者能够尽快适应新的栏目。需要注意的是,在设置特色栏目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在所难免,重要的是,出现问题后,杂志社应以“在宏观上找方向,微观上找问题,重点上找办法”为原则来重新规划特色栏目。比如在宏观上做好定位,明确杂志究竟要朝哪个方向发展;在微观上找问题,根据读者的反馈来研究栏目设置究竟哪里出了问题。杂志社一定要明确,所谓融合并不是仅仅强调手段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融合后的效果,即最终传播效果和经营效果是否能达到“1+1>2”的效果。
二、体育类杂志特色栏目在融合背景下的多维体现
创刊于1985年的《围棋天下》是中国最具权威姓和最有影响力的围棋专业期刊,其深受围棋爱好者的喜爱。近年来人工智能围棋迅猛发展,新的围棋智能时代已经开启。当代围棋产业迅速发展,其在国家文化建设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业人员迫切需要拓宽视野、提高境界,因此,《围棋天下》设立了“网络围棋”栏目,从基础理论研究、现实课题研究、影视文学创作、信息数据汇集、媒体传播服务、围棋专业出版等方面展开多元化内容的生产,以满足读者的需求。这种以内容生产为导向的特色栏目设置目前非常普遍。体育类杂志对这些栏目进行深入规划,就可以融合更多的媒体资源,获得更好的品牌效应。比如作为篮球风潮的带动者,《NBA特刊》将NBA原汁原味地呈现给广大的中国球迷读者,目前该杂志在中国篮球杂志排行榜中名列前茅。其老牌栏目“NBA赛程报道”,除了常规的报道,还增加了不少新鲜的内容,这些内容大多以小贴士的形式出现,如NBA的历史内容以及很多具有高科技元素、互动性较强的内容。在媒体互动方面,《NBA特刊》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介进行传播推广,比如其在官方微博上发布“说说赛事”等话题,吸引广大篮球爱好者参与,同时还将话题引入虎扑社区等专业篮球论坛,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体育类杂志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平衡专业性与娱乐性之间的关系。和时尚杂志一样,体育类杂志兼有大众阅读的属性,所以在坚持体育专业性的同时,体育类杂志还要考虑受众的认知程度问题,因此特色栏目的设置就像一把双刃剑,需要仔细斟酌。对此,笔者的建议是,在设置新的特色栏目时,步子可以迈得稍微大一点,并充分考虑大众的阅读需求。
创办于1988年的《体坛周报》是目前国内发行量最大的体育杂志之一,它的“体育新闻的原创”是优势栏目。目前,面对同行媒体的增多以及新媒体的冲击等现实情况,《体坛周报》的发行量呈下降趋势。为此,《体坛周报》根据用户使用习惯来变更栏目设置,调整融合策略,在扩宽传播平台和渠道的同时,打造新的特色栏目,将重心转移到传播效果好的内容上,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内容的高效传播。比如《体坛周报》设立了“体坛加”栏目,这个栏目在保证内容深度的同时,拓展内容的多样化,其一改“话题”“专访”“焦点”“观察”等较为专业化和深度的风格,使内容更加扁平化,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同时杂志针对这个杂志设计了精美的片花和详细的课件,读者通过手机扫描附在栏目后的二维码,就能观看专业人士的授课视频。
除了设立新的特色栏目,体育类杂志还可以开阔思路,比如在原有栏目基础上进行升级,以适应融合渠道的要求。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首先,原有栏目有庞大的读者群,在操作得当的情况下,这些读者会自动转化为新栏目的粉丝。其次,内容风格更为统一,不会让老读者产生突兀的感觉。不过升级原有栏目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大幅度地改变原有栏目的风格,笔者建议在原有栏目的基础上形成差异化阅读体验,这样既留住了老读者,又能吸引新读者。
《全体育》是中国创刊最早的市场化综合性体育杂志,其办刊宗旨是“中国运动潮流志”,图片新闻是其优势。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全体育》坚守办刊宗旨不动摇,开设了“体育人间”栏目,深挖体育人背后的故事。为了配合当下的融媒形式,《全体育》除了将采访内容刊发在杂志上,还将名人访谈视频发布在新媒体上。虽然采访对象一样,但是差异性的表达方式给读者提供了独特的阅读体验,因此市场反应良好。
《足球周刊》创刊号诞生于2001年,是目前国内发行量最大的体育杂志。其从发展之初就定位为专业类体育杂志,因为一直坚持合理的栏目规划,是以其在新媒体和数字杂志盛行的今天,仍保持在体育类杂志中的领先地位。目前,《足球周刊》不断升级重点栏目“每期策划”,将主要故事内容刊登在杂志上,并将故事背景等内容以有价订阅、线下活动、增值服务的方式推出,拓展杂志的服务范围。
三、特色栏目助力拓展线下渠道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阅读习惯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杂志单向传输、刻板单调的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杂志不能仅仅把用户看作单一的信息需求者,而应将其转变为粉丝。一般来说,用户除了消费信息,也消费其他产品和服务,在用户消费过程中,渠道的作用不可或缺;杂志资源需要通过渠道分发,平台价值也需要通过渠道延伸。因此,媒体融合进程中,体育类杂志可以利用融合的手段,将资源进行渠道下沉。体育类杂志凭借天生的内容基因,可以实现媒介产品流通和信息资源置换,以及与用户的良性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好的特色栏目可以提供很大的助力。
《中国钓鱼》杂志于1984年创刊,其办刊宗旨是“为广大垂钓爱好者服务,为垂钓事业健康发展服务”。这是一本定位为慢生活的杂志,受众群体比较小众且固定,但市场潜力巨大。据中国鱼协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大约有1.4亿钓鱼人群,同时钓鱼这项活动已经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活动,其逐渐向年轻化、时尚、机械、装备、器材娱乐、创意等方向拓展。面对市场的向好与新媒体的冲击,《中国钓鱼》编辑部门制定了向下延伸的策略,将原有的钓具介绍栏目变为“钓具纵横”栏目,以钓具为基础,介绍相关产业品牌轶事,同时开展产品测评。为了联动新媒体,编辑部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上公开征集测评建议,得到了读者的踊跃回复。2019年,《中国钓鱼》联动线上媒体与线下活动,使自身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尤其杂志社和北京碧海钓具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2018年度中国钓鱼“十大新闻事件”成为年度行业盛事。
类似的还有《健与美》杂志,其自1980年创刊以来,就一直关注国内的健身事业。21世纪,我国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健与美》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与时俱进,积极推出读者关注的热门内容。面对当下媒体融合的趋势,编辑部在健与美官网首页设置了“今日关注”“健身商务”“美图秀”等多个单元,与《健与美》杂志相呼应,还设置了“健身”“健美”“商务”等板块,帮助杂志实现线下引流,取得了不错的成果。目前,《健与美》举办的颇具品牌影响力的活动包括“全民健身大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