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论文 合同 演讲 心得

以学定教,构建高效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强调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过程必须重视“人”的因素。陶行知老先生也说过:“教什么和怎么教,决不是凭空可以决定的。”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旧观念,树立用教材“教”的新观念。那么,如何做到“以学定教”,创设高效课堂呢?我想可以从这几方面去尝试。
一、以生为本,以情定教
高效课堂首先要有强烈的吸引力和趣味性,要能如磁石一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智慧的教师,善于从学情出发,适时创设情境,抛出问题,发散思维,让学生质疑探究。这样的课堂,不仅能真正训练学生,还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情是指学习者在某一个单位时间内或某一项学习活动中的学习态度。要想让语文课更好地发挥作用,教师就应该从学生出发,在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确定评价方式等教学环节中都要充分考虑到学情。只有一切从学生出发,才能使教学有据可依,从而让课堂教学更加扎实而有效。在教学设计时,如果教师一味地思考如何让教学过程与众不同,势必会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而一切从学情出发,就可以避免很多教学误区,让真实的语文课堂回归现实。
二、以生为本,自主质疑
高效课堂应以生为本。在新课改下,课程的功能已由知识传授为重点转向了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由原来单纯地传授知识的一个“支撑点”变成了三个“支撑点”,也就是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要掌握知识和技能形成的过程与方法,最后还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对学习情感、学习态度的培养,从而潜移默化地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达到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目的。这就是我们所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设定。教师只有把学生当做学习任务的“主人”,自己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实现。为此,教师应在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什么,什么是已知的,什么是未知的,还有什么问题有待师生共同解决。明确了学习任务后,再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究,解决部分问题,遗留部分疑难问题。然后,师生在课前交流,了解学生知识储备情况和知识迁移、知识创新情况。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能集中反馈,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最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得到最有效的训练。
三、以生为本,双向互动
高效课堂注重的是学生的“学”,应以学定教。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结构、思维特点、情感指数,即充分“备学生”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不同层次的学生现状,适时调控课堂,就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互动交流,组织生生互动。课堂是师生交往的场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在课堂上,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必要时教师还是配角。而教师的“导”要因地制宜,时时处处围绕学生的“演”进行。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相互搀扶着共同攀登知识的高峰,求得新的发现,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就能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互动交流,从形式上看,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个人与小组互动、小组与小组互动、小组与教师互动、师师互动等;从内容上看,有情感互动、智力互动、思维互动、认知互动等。互动交流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探索的习惯,这样才能碰撞出学生思维的火花,才能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总是相互配合,不断变化的,教学的功能也是通过动态的变化来实现的。所谓双向互动,其本质就是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并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四、以生为本,民主课堂
高效课堂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课堂。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各种感观并用,在操作、观察、思考、表述、争辩中不断进行总结,不断进行矫正,在训练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这一过程必须要有一个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后盾,建立一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氛围,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积极地认知和解决问题。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是高高在上的,但是以学定教的课堂要求教师弯下身子和学生平等对话,和学生站在一样的高度,尊重学生的想法,而不是把教师的主观感受直接灌输给学生。只有让学生充分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知识才能真正有用,否则就只能算是简单的机械模仿而已。
总之,要打造高效课堂,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地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而努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这样,课堂才会散发出魅力和光彩,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