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论文 合同 演讲 心得

牛顿第二定律的运用研究

在经典力学中,牛顿第二定律是核心基础,还是动力学领域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如此一来,在物理学科学习中,如何学习好牛顿第二定律,运用好牛顿第二定律,便转变成每一位学习物理的学生所需掌握的,也是我们探索物理世界,奠定良好物理学习基础的一大前提。由此可见,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运用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牛顿第二定律概述

1.1  牛顿第二定律基本特性

牛顿第二定律具有多种不同的基本特性,即分别有矢量性、瞬时性、同体性、独立性、因果性等。其中,对于矢量性而言,力与加速度均属于矢量,且力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是完全相同的。对于瞬时性而言,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我们可认识到在力F的作用下,会瞬间产生加速度,力产生的时间与加速度产生的时间一致,两者还有着同时变化、同时消失的关系。对于同体性而言,其指的是牛顿第二定律中出现有三个物理量,而这三个物理量必须对应着同一依旧对象。对于独立性而言,物体上存在不同作用力,并会产生不同的加速度,而各个作用力彼此间互不干扰,物体对应所受的外力的合加速度即为各作用力加速度的和。对于因果性而言,在物体受到作用力时,会同时使得物体产生加速度,如此一来,便可实现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解释。

1.2  牛顿第二定律适用范围

对于牛顿第二定律适用范围而言,首先,牛顿第二定律仅适用于单个物体分析,倘若出现有多个不同质点,则应当采用整体法或隔离法;其次,牛顿第二定律仅适用于惯性参考体系中;最后,牛顿第二定律通常运用于解决宏观低速问题,而针对微观问题则需要涉及到量子力学层面。

2  牛顿第二定律的学习

2.1  借助物理实验辅助学习牛顿第二定律

对于牛顿第二定律的学习而言,实验是尤为重要的一环,有助于让我们将力这一抽象概念实现与我们日常生活的有效联系。

例如,应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目的:对牛顿第二定律F=ma进行验证。实验原理:其一,首先将小车质量维持在m不变,然后通过调节砝码的质量以转变所受力的大小,并逐一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再验证符合牛顿第二定律与否。其二,首先将砝码质量维持在一个特定值,并确保合外力F不变,然后通过调节小车的质量,逐一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再验证符合牛顿第二定律与否。

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过程中,通过实验方式对该定律进行验证,可加深我们对力学概念的认识。使我们有效认识到物体运动状态之所以会发生改变,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物理研究源于生活,也可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通过实验我们可对过去科学家发现的定律进行理解。对于物理而言,不论是那一项定律均要得到实验的有力支撑,这些定律反映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处可见的物理现象。物理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科学家发现了它,并为它的规律记性了明确描述,这也正是我们所学习的物理。

2.2  借助类比法学习牛顿第二定律

在对实验研究进行有效理解的基础上,我们还可将力学与日常生活的相关现象进行类比。例如,可将牛顿第二定律的力与水龙头流出的水进行类比,装水的桶即为受力的物体,物体越重对应桶的直径越长,而水的高度即为物体的速度,装水的速度即为加速度。借助该种类比,我们可更明确的认识到力与其他条件相互间对应存在的关系。

2.3  在老师帮助下学习牛顿第二定律

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时,倘若在教学课堂上对于教师教授的教学内容我们无法完全理解,针对该部分内容,我们应当详细做好笔记,在课后向进行自主思考、探究,再遇到实在难以解决的难题便可与其他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探讨。通过与老师的教学,有助于我们掌握各式各样促进掌握学习内容的方法,例如借助概念图的方式辅助学习记忆,由此一方面可加深对牛顿第二定律相关公式 的理解,另一方面可在学习期间遇到难题时快速理清其中的关系。针对力学与运动学的关系,可绘制如下概念图。基于对图1的理解,可帮助我们更直观形象的认识到力学与运动学的相互关系,进而使我们在面对相关题型时可获得清晰的思路。

图1  力学与运动学关系示意图

3  牛顿第二定律的运用

3.1  牛顿第二定律矢量性的运用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属于一个矢量式,其一方面定量阐述了力与加速度相互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在方向上确立了力与加速度相互间的关系,也就是加速度方向取决于合力方向,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是完全一致的。在实际问题处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已知合外力方向,判断加速度方向;另一种是已知加速度方向,判断合外力方向。

例1,如图2所示,物体A、物体B放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现在向物体B施加一个现有水平向右的作用力F1,使物体A、物体B同时向右运动,请判断物体A的受体情况。

图2

解析:首先,物体A受重力G作用,方向垂直向下;同时受支持力F2作用,方向与重力G相反;因为物体A、物体B在F1作用下产生相一致的加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的矢量性可得出,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物体A水平向右的加速度仅可由物体B对物体A的静摩擦力产生,因而物体A还受到摩擦力F摩作用,且方向为水平向右。物体A受体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3.2  牛顿第二定律瞬时性的运用

加速度与合外力相互间存在同时形成,同时转变,同时消失,瞬时性的对应关系。加速度、合外力均属于状态量,对应着某一时刻。瞬时合外力决定了瞬时加速度,倘若合外力为0时,则加速度也为0;当合外力出现转变时,则加速度也会出现转变;当合外力达到最大值时,加速度同样会一并达到最大。在高中物理中,我们往往会对刚性绳与轻弹簧展开对比,通常而言,刚性绳无需形变恢复时间,它的弹力可实现突变;而轻弹簧则需要相对长的形变恢复时间,在瞬时性问题上,弹簧没有形变恢复时间,它的弹力大小不变。

例2,如图4所示,球体A、球体B通过细绳和轻弹簧连接,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且保持在静止状态下。现将细绳剪断,请问细线剪断瞬间,球体A、球体B的加速度。

图4

解析:在剪断细绳之前,球体A、球体B受力情况如图4所示,结合平衡原理而言,弹簧的拉力F1=mBg,细绳的拉力F2=mAg+F1=mAg+mBg。剪断细绳瞬间,细绳拉力F2瞬间消失,而弹簧拉力F1则保持不变,因而,球体A所受合力FA=mAg+mBg,方向垂直向下,球体B所受合力FB=0,依据牛顿第二定律瞬时性可知,球体A加速度aA=FA/mA=(mAg+mBg)mA=(1+mB/mA)g;球体B加速度aB=0。

图5

3.3  牛顿第二定律同体性的运用

牛顿第二定律中涉及到质量、合外力、加速度三个物理量,它们必须是同一物体而言,该物体既可以是单独的某一物体,也可以是若干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对不同研究对象受力进行分析过程中,通常可应用整体法或者隔离法。对连接物体而言,通常分析的受力属于内力时,应首先运用整体法计算出加速度,然后运用隔离法计算出受力情况;如果分析的受力为外力时,则应首先运用隔离法计算出加速度,然后运用整体法计算出受力情况。不论是运用整体法还是隔离法,在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公式时,务必注意三个物理量对应的是同一个研究对象。

例4,如图6所示,质量分别为mA、mB的物体A和物体B在外力F的作用下,共同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时物体A与地面、物体A与物体B之间的动摩擦因素分别为μ1和μ2,请问A的加速度。

图6

解析1:物体A、物体B相对静止,具有一致的加速度,将它们组成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出:F-μ1(mA+mB)g=(mA+mB)a,因而加速度a=[F-μ1(mA+mB)g]/(mA+mB)。

解析2:将物体A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出:F-μ1(mA+mB)g-fB=mAa,因而加速度a=[F-μ1(mA+mB)g-μ2mBg]/mA;将物体B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出:fB=mBa,因而加速度a=μ2g。

4  结语

总而言之,牛顿第二定律是连接力学与运动学的重要桥梁,是动力学的核心基础。因而,作为学生的我们,应当加强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有效学习,正确把握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性,有效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特性对应的物理实质,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对牛顿第二定律展开剖析,并在运用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为学好力学乃至整个整理学科奠定良好基础。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