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
早期的无声电影时代,电影只有画面没有声音,随着观众对电影的观赏需求,人们渴望除画面以外的媒介能够恰当的诠释或者丰富画面内容和故事情节,这时的古典音乐担负起了现场配乐的重任,由此打破了电影无声的局面;当电影跨入有声时代后,电影音乐便成了电影创作中的必然环节。随着影视艺术一百余年来的发展,影视音乐已成为音乐艺术家族中的一朵艺术奇葩,同时也成为了影视艺术创作中必不可少的创作环节,成为了一种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独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
一、音乐在故事片中的作用
音乐是最早进入影视打破无声局面的,随着影视艺术创作理念的不断发展,创作手法的不断更新,音乐在故事片中越来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表现力也越来越丰富。任何一部故事片都有音乐,并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一)音乐具有描绘功能
在李安导演的影片《卧虎藏龙》的片头里,伴随着温暖悠扬的配乐,徽派建筑风格温馨宁静的村庄,静静地湖水,人字形渡桥,湖边的家禽,再加上一群忙碌的伙计,勾勒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江南水乡老百姓安逸生活的场面。 抒情优美的音乐旋律,伴随着风光秀丽的景色,使观众一开始就陶醉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
(二)音乐表达作者主观态度的功能
波兰影片《华沙一条街》中,反映的是二战时期,法西斯分子占领了波兰,不堪忍受奴役和屠杀的犹太人在华沙举行了武装暴动。其中一个受迫害的犹太孩子在拒绝了热心人的帮助后,独自只身前往犹太居民区,要和他的同胞们共患难。当这个犹太孩子的背影渐渐远去模糊,最后终于在画面中消失的时候,伴随这个场面的配乐却是由弱到强、越来越强烈、激昂,情绪中充满了悲愤豪迈的力量。这是创作者对孩子深厚的民族感情和无所畏惧的精神的高度赞扬。
(三)音乐造成背景气氛性功能
音乐的旋律、节奏、节拍、配器等创作因素决定了音乐的气氛以及情绪,好多影片正是利用这一点来合理的运用配乐营造恰当的背景气氛。由国内的配乐大师赵季平作曲,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霸王别姬》中大段的京剧配乐,完全吻合了该片故事发生的年代和地域,这种背景气氛的营造更加丰富了作品的视听感。利用年代歌曲、地域民歌、特殊乐器营造背景气氛,这也是好多影视作品惯用的创作手法。比如,电影《中国合伙人》中使用了崔健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滚》、《花房姑娘》,电影《有话好好说》中的插曲北京琴书,电影《勇敢的心》和《泰坦尼克号》配乐中的苏格兰风笛等。
(四)音乐刻画人物内心活动的功能
影片《甲午风云》中爱国将领邓世昌独自弹奏琵琶曲《十面埋伏》,铿锵有力的旋律把邓世昌对当时朝廷投降主义的憎恨、对民族危亡的忧虑以及中华民族的豪迈气概融合在一起。使门外前来请战充满疑虑的将士和老百姓感动,通过铿锵的乐声中人们理解了邓世昌;正当这愈来愈强烈的音乐声把这场戏引向高潮时,突然弦断乐止……
(五)音乐的剧作功能
美国影片《卡萨布兰卡》中的乐曲《时光流逝》,在影片中起着重要的剧作作用。伊尔莎与丈夫捷克反法西斯领导者维克多来到卡萨布兰卡的里克酒店,巧遇黑人钢琴手山姆,往事涌上心头,伊尔莎再三请求山姆为她弹奏一曲《时光流逝》,这支乐曲是她与情人里克(即里克酒店的老板)在法国分手时,山姆弹奏的曲子。听到乐曲声,里克从房间里冲进大厅,他平时是不许山姆弹这支曲子的,这会引起他痛苦的回忆,里克正准备对山姆大发雷霆,忽然看见立在钢琴边的伊尔莎,一下子愣住了……这里通过乐曲,表现出人物的关系,过去的感情,现在的心情,故事从这里进一步展开和深化。
二、音乐在纪录片中的作用
音乐作为一种独具艺术表现力的听觉形式而存在,在视听结合的艺术中起着积极多方面的表现作用。它对纪录片中内容的补充、主题的深化、情感的烘托和情绪的渲染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纪录片创作的重要手段。
(一)渲染画面情绪与烘托画面气氛
比如一组洪水汹涌咆哮的镜头,倘若配上二胡独奏曲《江河水》,悲哀的曲调会使人联想起旧社会黄河水泛滥成灾,沿河百姓卖儿卖女、上街乞讨的凄惨情景;而若配上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的《保卫黄河》,则使人感到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奋起反抗侵略者的凛然正气。
(二)深化主题
12集纪录片《邓小平》是介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光辉的一生。在他一生的革命历程中,历经坎坷,几经沉浮,但他百折不挠。为了中华民族的强盛,为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他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怀,高瞻远瞩,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片中以邓小平那极具和蔼口吻的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开篇,配乐响起,《春天的故事》那委婉、动人的旋律,烘托着画面,表达出创作者对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的高度颂扬,彻底深化凝练了该片的主题。
(三)有助于形成画面的节奏
一般我们讲节奏主要是在音乐艺术中配合节拍来使用,但在视听艺术中我们也强调节奏,快节奏剪辑的画面或者是快节奏调度的镜头在配乐上也使用快节奏的音乐,视听效果会显得更加快速活泼;慢节奏剪辑的画面配乐上用慢节奏的音乐,视听效果会显得更加抒情放松。通常形成片子节奏的关键因素是镜头的剪辑率和画面内容中角色的动作,但这些因素促成的片子节奏同样可以用音乐的节奏来加强和渲染,以便制造更为强烈的感染力。特别是在情节性较强的片子中这种方法使用较多。
(四)有助于画面的组接和提示画面段落
一部纪录片,都是由许多组不同角度、不同景别的镜头组接而成。镜头的组接一方面可以运用蒙太奇技巧进行剪辑,另一方面也可借助于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以及情绪自然过渡。先前一组镜头中的音乐,引出后一镜头的内容,音乐在组接中不间断,巧妙地衔接了画面,加强两段之间的联系。我们称这种功能为“声音桥梁”。
三、音乐在电视栏目中的作用
电视节目中的各个栏目、各个内容、各种形式、花样繁多,五彩缤纷。不同内容的栏目,就有不同的栏目片头,也就有不同的栏目片头音乐。
(一)新闻和新闻评论类栏目
这一类栏目的音乐形象总体概括起来是庄重、大方、突出节目内容的客观性和严肃性。但这些节目又有自己的特点。例如:《新闻联播》它的音乐形象庄严、大气,与旋转的地球,电视三原色光标的飞绕,中央电视台台标,新闻联播等画面相结合,表现出央视一套核心栏目的性质与特色。而《焦点访谈》的音乐是客观稳健的形象,特别是在延长音上,和声部分用连续的三连音,加强和衬托出一种深入、坚定的气势,显示出该栏目所涉及的内容是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些重大事件的深度追踪报道,以及它的严肃性、权威性。
(二)文艺类栏目
文艺类栏目是表现和介绍各类音乐节目或与艺术相关的节目,因此这类节目都是与音乐有关的栏目所以它们的片头都采用了一些经典的音乐。例如,《同一首歌》正如它的栏目名字一样采用了孟卫东创作的歌曲《同一首歌》来作为栏目的片头、片尾音乐。又如《艺术人生》的片头采用了意大利歌剧《图兰朵》的经典唱段《今夜无人入睡》的音乐成份,其音乐形象优美、典雅,充满浓郁的艺术韵味,充分体现出艺术殿堂的崇高与圣洁。
(三)体育类栏目
体育类节目的音乐多以快节奏富于动感的旋律,配合各类体育竞技的精彩画面,使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上都受到强烈的感染,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对该节目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科教类栏目
科教类栏目有:《科技博览》、《走进科学》、《科技之光》、《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