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新思考
【中学政治论文集】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不能墨守成规,应正视网络环境下施教者、学习者的变化,不回避矛盾,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为培养社会主义“四有”公民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网络环境;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3-051-0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这一新兴媒体日益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施教者和学习者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尤其对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中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网络因虚拟性、开放性、自由性的特征,在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对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我从事思想政治教学多年,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试从网络对教师队伍的新要求、对学情的变化、教学方式改进等几个方面做以分析。
一、网络环境下,必须有支新型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
在网络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政治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必须具有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学能力,不仅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还要有优秀的信息素质。网络环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善于将网络上新的知识信息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不断了解和掌握受教育者的思想新动向,及时、准确的做好受教育者的思想工作。政治教师信息意识的广度和敏锐度,直接关系到自身教育工作的水平和所培养人才的素质。所以,政治教师的观念必须要新陈代谢、破旧立新。
网络环境下要求政治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打铁还须自身硬”,政治教师不仅要加强业务学习,更要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作为一名现代条件下的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能够利用网络查找教学资料,同时必须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能够应用教学软件进行课件设计。
网络环境下要求教师角色转化。由于网络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渠道,许多教师甚至不如学生从网络获得的资源丰富,并且,由于思想政治课鲜明的时代特征,教材中关于国际关系、市场经济、社会制度等知识观点与社会热点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和学生对于这些热点信息的获得在机会、时效和范围上因为有了网络而变得完全平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原来的知识讲解者、传递者,变成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面对网络,师生都能平等的交换信息,分享资源,这里没有了非接受不可的权威,没有垄断性的学说,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自主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一切使得师生双方的角色向着平等、民主的方向转变。
网络环境下要求教师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如教学设计、教案、课件、试题等,但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许多教师往往是不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只图省事直接运用,造成学生接受困难。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本来是师生思想碰撞、激发灵感的平台,而网络上的课件,许多并不符合学生实际。结果像程序一样禁锢着师生的课堂发挥,导致课堂僵化死板。教师授课时对课件的过度依赖,使得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等流于形式,教师演变成了课件放映员,成了课件的附庸,最终课堂教学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
二、网络环境下进行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必须正视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对中学生的发展既有利也有弊。中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关注和了解“家事、国事、天下事”,令思想空前开阔。网络信息容量大的特点最大程度的满足了中学生的需要,成为中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网络有助于扩宽中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增强中学生的社会参与度,开发中学生内在的潜能。而且网络的无边无际也会极大的激发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潜质和潜能得到有效地开发。
网上既有鲜花,也有陷阱,它的另一面令家长们谈网色变,其危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黄、赌、聊天和游戏,它们往往使中学生深陷网中无法自拔,严重影响了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伴随着网络的普及,除了对学生身体和学业有不良影响外,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也对中学生的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对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潜在威胁。在各种信息、观点自由表达的网络上,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实用主义等西方价值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追求奢侈等腐朽生活方式等信息大潮汹涌而来,使中学生头脑中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使中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还没有成熟,还没有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大量的接受这类信息,势必影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趋向。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发生师生间价值观念等冲突,例如:“还要不要勤俭节约?”,“应树立什么样择业观?”等。所以我们更应了解现在的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网络环境下要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效率
现行的思想政治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讲解,或加上一些讨论等。实践中这些教学方式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如教师在讲解有些理论时,难免有些“纸上谈兵”。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获取一些资源,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网络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成为可能,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小课题,要求学生利用网络去完成,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信息搜集整理能力、合作能力等。利用现在学生思维活跃、善于表现等特点,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社会的关注热情等。但是,我们应注意到,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一切活动都应围绕教育教学任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展开,不能华而不实。引用网络素材,一定要辨别是非,不能过分求新求异,避免选用包含暴力、色情等材料。课堂活动一般避免选用现在没有形成定论的话题,以免误导学生或教师无法控制。对一些问题讨论时,既要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又要避免出现钻牛角点。对学生既要赏识和鼓励,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又要坚决纠正。教学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虚心学习网络同行的优点,又要避免出现“邯郸学步,人云亦云”。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不能墨守成规,应正视网络环境下施教者、学习者的变化,不回避矛盾,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为培养社会主义“四有”公民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网络环境;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3-051-0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这一新兴媒体日益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施教者和学习者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尤其对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中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网络因虚拟性、开放性、自由性的特征,在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对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我从事思想政治教学多年,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试从网络对教师队伍的新要求、对学情的变化、教学方式改进等几个方面做以分析。
一、网络环境下,必须有支新型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
在网络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政治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必须具有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学能力,不仅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还要有优秀的信息素质。网络环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善于将网络上新的知识信息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不断了解和掌握受教育者的思想新动向,及时、准确的做好受教育者的思想工作。政治教师信息意识的广度和敏锐度,直接关系到自身教育工作的水平和所培养人才的素质。所以,政治教师的观念必须要新陈代谢、破旧立新。
网络环境下要求政治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打铁还须自身硬”,政治教师不仅要加强业务学习,更要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作为一名现代条件下的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能够利用网络查找教学资料,同时必须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能够应用教学软件进行课件设计。
网络环境下要求教师角色转化。由于网络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渠道,许多教师甚至不如学生从网络获得的资源丰富,并且,由于思想政治课鲜明的时代特征,教材中关于国际关系、市场经济、社会制度等知识观点与社会热点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和学生对于这些热点信息的获得在机会、时效和范围上因为有了网络而变得完全平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原来的知识讲解者、传递者,变成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面对网络,师生都能平等的交换信息,分享资源,这里没有了非接受不可的权威,没有垄断性的学说,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自主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一切使得师生双方的角色向着平等、民主的方向转变。
网络环境下要求教师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如教学设计、教案、课件、试题等,但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许多教师往往是不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只图省事直接运用,造成学生接受困难。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本来是师生思想碰撞、激发灵感的平台,而网络上的课件,许多并不符合学生实际。结果像程序一样禁锢着师生的课堂发挥,导致课堂僵化死板。教师授课时对课件的过度依赖,使得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等流于形式,教师演变成了课件放映员,成了课件的附庸,最终课堂教学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
二、网络环境下进行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必须正视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对中学生的发展既有利也有弊。中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关注和了解“家事、国事、天下事”,令思想空前开阔。网络信息容量大的特点最大程度的满足了中学生的需要,成为中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网络有助于扩宽中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增强中学生的社会参与度,开发中学生内在的潜能。而且网络的无边无际也会极大的激发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潜质和潜能得到有效地开发。
网上既有鲜花,也有陷阱,它的另一面令家长们谈网色变,其危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黄、赌、聊天和游戏,它们往往使中学生深陷网中无法自拔,严重影响了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伴随着网络的普及,除了对学生身体和学业有不良影响外,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也对中学生的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对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潜在威胁。在各种信息、观点自由表达的网络上,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实用主义等西方价值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追求奢侈等腐朽生活方式等信息大潮汹涌而来,使中学生头脑中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使中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还没有成熟,还没有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大量的接受这类信息,势必影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趋向。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发生师生间价值观念等冲突,例如:“还要不要勤俭节约?”,“应树立什么样择业观?”等。所以我们更应了解现在的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网络环境下要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效率
现行的思想政治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讲解,或加上一些讨论等。实践中这些教学方式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如教师在讲解有些理论时,难免有些“纸上谈兵”。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获取一些资源,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网络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成为可能,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小课题,要求学生利用网络去完成,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信息搜集整理能力、合作能力等。利用现在学生思维活跃、善于表现等特点,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社会的关注热情等。但是,我们应注意到,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一切活动都应围绕教育教学任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展开,不能华而不实。引用网络素材,一定要辨别是非,不能过分求新求异,避免选用包含暴力、色情等材料。课堂活动一般避免选用现在没有形成定论的话题,以免误导学生或教师无法控制。对一些问题讨论时,既要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又要避免出现钻牛角点。对学生既要赏识和鼓励,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又要坚决纠正。教学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虚心学习网络同行的优点,又要避免出现“邯郸学步,人云亦云”。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不能墨守成规,应正视网络环境下施教者、学习者的变化,不回避矛盾,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为培养社会主义“四有”公民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无线局域网技术浅析
下一篇:浅析海运提单的风险与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