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一、课堂语言的多样性
1、口语
墨子曾说,多余的话就像池塘的蛙声,树上的蝉鸣一样,人们或者不理会它,或者讨厌它。而雄鸡啼晓,寥寥几声,却能引人注意。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规范,要用普通话,切忌将方言、土语、口头禅带进课堂;要有科学性、逻辑性,教师对问题的分析和认识要完整、严密,对所教内容要准确无误,切忌含糊其辞;要富有美感,措辞要恰当,语句要精练,善用修辞,巧妙组合,出口成章;要讲究抑扬顿挫,哀痛处沉郁顿挫慢速降调,激愤处慷慨激昂快速升调,一般叙述则沉稳平缓中速平调。
2、体态语。
体态语主要有头部运动,面部表情,各种眼神、身体姿势、手势和足步运动等非语言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体态语主要起辅助性作用,辅助教学口语更强烈、更丰满、更确切地表达教师意图,强化教学效果。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思从许多实验中取得这样一个公式: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由此可见,体态语言在信息传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学中,教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带着鲜明的感情色彩,学生置身于情感氛围中,不自觉地就会受到熏陶和感染。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不仅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融洽师生关系,有时还能发挥口头语言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比如一些有难度的提问,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有时用体态语言来代替赞同与否的简单化表示效果会好些:以点头、微笑表示赞同,则不再是简单的肯定,而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用沉默、摇头表示不赞同,则可以使学生避免因受到批评而挫伤学习积极性。因此,体态语的合理应用,是课堂“活”现不可或却的重要因素。
二、课堂语言的知识性
课堂教学语言既不是生活语言,又区别于舞台语言,而是一种知识说明性语言,因此,教师就应当考虑语言的知识性,所谓知识性,就是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特点、表达方式、学科术语。课堂上教师不能信口开河,随心所欲,避免出现生活中的俗语、土语或舞台腔,要言之有物,论之有实。
“物”是指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应不夸夸其谈、不信口开河、不空发议论、不离题太远,而应言之有物。记得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句话:“上课最首先的任务,就是要把你这节课所要讲的知识最起码要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能明白,不要空有形式而无实际内容,要脚踏实地的上好每一堂课,一步一个脚印。”要在每一个45分钟下来,都能让学生吸收到不同程度的新知识,日积月累,使他们真切地感到自己在不断地充实,进而引起对每节课的兴趣,以便提高教师教学的效果。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教师还需对专业知识进行不断深入的钻研和理解,力争吃透教材、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每一个知识要点。
论之有实,并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把已学知识和未学内容联系起来,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意识地穿插有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名人轶事等,最大限度地充实教学内容。随着现代学生知识面的加宽,以及学科内容的相互渗透,课堂上的内容往往会引起他们对跨学科或课外知识的联想,并在课堂上向教师质疑。比如语文教学中记叙文所涉及的历史、地理、常识、数学等问题。这时教师要做到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多用疑问性提问、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探求新知识,掌握新内容。
三、课堂语言的激励性
学生是我们教育的主体,教师在将书本知识和教学用语融合成课堂语言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发挥其激励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知识的功能。
心理因素对于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学生总是很重视教师的评价。课堂中,教师一句可能自以为无意性的“评语”,往往会左右此后学生的听课情绪,甚至一生的命运,这正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作用。针对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将课堂中对各层次学生的随意性“评语”变为可激发学生更积极思维的特意性“评语”,从而提高兴趣,强化效果。如当某学生被提问时答案与正确答案出入较大时,教师简单粗暴的指责及烦燥情绪只会使之更紧张,甚至思维停滞,使之以后更加害怕上此类课文,形成恶性循环;倘能亲切和蔼地对他(她)说:“你的思考方式很有特色,但与这个问题的思路稍有出入,换一个角度想想,或许会有新发现的。”然后对全体学生提醒说:“大家也好好想想看,其实这个问题倘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很简单嘛!”这时,那位同学往往会成为第一个抢答者,其他学生也会纷纷踊跃思考。这种“评语”既激励了被提问的学生,使他有了进一步思考的信心,又鼓励了群体,也促进了课堂提问的尽快解答。由此可见,教师课堂语言的激励性作用是大大有利于教学的。
语言是语文教师的生命,要使生命充满活力,使语文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语文教师就必须以渊博的学识来丰富自己的语言,以饱满的热情去飞扬自己的语言。借此来“粘”住学生,让他们随着我们的教学语言展开激情的双翼,在语文的碧海蓝天中自由地翱翔。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