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创新探索
引言
建筑业作为我国安全事故发生率最高的行业之一,每年因为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数十亿元,有上千从业人员丧生(2012年数据),平均每天有3人左右死于建筑事故。为此,建筑部门、政府相关部门也采取了不少措施、投入物力人力来避免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然而效果总是不尽人意,建筑安全事故发生依然频繁。所以,本文希望通过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在建筑安全施工管理上做出一些创新来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有效降低事故率。
1 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近年来,据建筑业基础数据显示,在2007年,我国建筑业生产总值达到了44775.5亿元,同比增长22.7%,建筑行业的增值也达到了1501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成为了推动国民经济的主要力量,然而在此背景下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在2006年中因为建筑事故发生的事故达到了2492起,死亡人数超过3000人。而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归纳来说因为建筑安全管理机制与安全生产制度与现在的事故环境、事故条件不相符,管理缺乏统一标准大大降低了安全管理的效率。其次,因为建筑安全交义管理突出导致了管理经营的粗放。再加上施工工序及安全技术复杂让施工安全管理变得不稳定,从业人员的素质得不到保证也是直接升高施工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对于提高事故安全管理的方法无非就是通过增加投入,让安全来增加效率,而带来的效果总是低于预期的。而加强事故安全管理不仅可以带来潜在的经济效益,包括“健康、安定、幸福”等因素对于提高施工效率也大有裨益。最大的好处就是直接减轻或免除事故或危害事件给人、社会和自然造成的损伤,保证社会财富减少功能的损失,其次通过保障劳动条件和改善施工环境间接提升了社会的增值空间。
2 建筑安全管理创新措施
2.1 安全管理体制的创新 目前我国建筑业施工安全管理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管理的体制,目前仍是沿袭了上世纪末期的制度,以“行政监管为主”,而缺乏有效的监管。其实一个好的制度体系的约束比监管更有效,而建筑施工是一个事故率比较大的行业,更需要一个系统、完善的管理体制作为支撑,而不仅仅通过投入财力来解决问题。其次,各个建筑部门应该形成合力,共同合作结合地方特色打造安全管理体制,而安全管理体制的创新主要从“行业监管、企业主导、业主预控”这几个方面进行。①行业监管。建筑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主要对安全生产进行监督,安全管理体制的创新就是要做到加强监督执法工作,加大执法力度。并严格审核企业的安全管理资质,对不符合安全管理的施工队伍进行严肃处理,做到对业主和施工从业人员的尊重和负责。②企业主导。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施工企业,作为施工安全管理的主导,如何做到安全生产至关重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施工单位负责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是安全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③业主预控。业主对建筑施工的安全有一定的责任,需要做到预防安全管控工作,协调与施工单位的关系应对工程的安全生产负一定的监督责任,也就是说如果发生事故,业主将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2.2 建筑施工企业制度的创新 安全生产工作的落脚点是企业。所以施工企业制度的创新也会是安全管理体制创新的主导力量,目标是逐步实现企业精益管理者和员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转变,最终形成为自我管理的约束机制。而建筑施工企业制度的创新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建立企业职业安全管理体系。目前工程建设的目标体系需要发生转变,从之前成本决定质量再决定工期,想成本、质量、环境、工期和谐共处的体制。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也已制定了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自从我国加入WTO后,采用了同样的管理体系,所以为了适应全球化的需求,需要建议系统的企业职业安全管理体系。②劳动安全预评价。开展建设项目劳动安全预评价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必经程序,也是施工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为了保证项目本身的安全、不留下事故隐患就必须做好劳动安全预评价工作,把事故隐患降到最低。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建设前期必须进行劳动安全预评价工作。
2.3 建筑施工组织结构的创新 建筑施工组织的创新常常被忽视,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都没有配备专职的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而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于其他管理工作有本质上的不同,相互之间缺少联系而相互隔离。要想做到建筑施工组织结构的创新就应该做好以下两点工作:
2.3.1 调整项目安全管理。建筑安全管理的组织是在新的安全模式下完成的,项目组织管理并不专属于一个部门。在安全管理部门中,项目经理作为安全组织管理的核心负责统领全局,并且作为专职岗位上的安全管理的核心,负责统领全局,以及领导各专业施工员为骨干、管理部门的全员参与到施工现场的日常维护中,以及互相依托和紧密联系的安全管理体系。调整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就是要从包括“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安全主管、专职安全员、监理工程师”入手,加强日常的管理工作,加强日常监督,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能效。
2.3.2 调整安全管理职责。安全管理监督层的主要责任在于在变化中不断调整,才能打破艰难险阻、迎难而上。项目经理作为安全管理的核心,作为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负责人,所以首先需要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合理的项目安全组织需要进行有效的监督。并且项目技术管理工作应该融合现代安全管理技术,与传统的安全管理技术结合起来,建立专项的施工安全管理技术方案。并且安全主管是安全管理的执行者要严格按照项目安全管理任务书和执行方案,落实监督安全管理方案和技术方案,才能进行有效地监督。专项的施工安全方案的审查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专项审查包括对技术方案进行审查、现场监管,而对现场监督就是要针对不安全行为的审查和有权发布停止整改的停工令。
2.4 建设现代化建筑施工安全文化体系 现代化施工安全文化体系是企业文化中的一部分,是在平时施工生产中逐渐形成的,它承载着对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和社会的责任意识。据统计超过百分之60的事故都是因为违章操作和不按劳动纪律造成的,这些“三违”现象就是因为安全文化体系的缺失,倡导安全文化体制的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操作熟练程度至关重要。其次,以人为本,将安全文化渗透于企业和员工的意识形态领域。制定施工企业的安全方针和安全目标,同时,将安全文化建设融合于施工企业总体文化和各项工作之中。
3 结束语
建筑安全管理的创新并不是针对单一方面进行改革,因为单一的方面不能改变目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环境。总的来说,有系统的、有组织地对施工安全管理的体制和制度进行创新,来改变目前施工组织结构、管理手段以及企业文化上的创新,才来扭转我国建筑施工安全上的事故多发的窘境。
建筑业作为我国安全事故发生率最高的行业之一,每年因为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数十亿元,有上千从业人员丧生(2012年数据),平均每天有3人左右死于建筑事故。为此,建筑部门、政府相关部门也采取了不少措施、投入物力人力来避免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然而效果总是不尽人意,建筑安全事故发生依然频繁。所以,本文希望通过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在建筑安全施工管理上做出一些创新来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有效降低事故率。
1 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近年来,据建筑业基础数据显示,在2007年,我国建筑业生产总值达到了44775.5亿元,同比增长22.7%,建筑行业的增值也达到了1501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成为了推动国民经济的主要力量,然而在此背景下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在2006年中因为建筑事故发生的事故达到了2492起,死亡人数超过3000人。而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归纳来说因为建筑安全管理机制与安全生产制度与现在的事故环境、事故条件不相符,管理缺乏统一标准大大降低了安全管理的效率。其次,因为建筑安全交义管理突出导致了管理经营的粗放。再加上施工工序及安全技术复杂让施工安全管理变得不稳定,从业人员的素质得不到保证也是直接升高施工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对于提高事故安全管理的方法无非就是通过增加投入,让安全来增加效率,而带来的效果总是低于预期的。而加强事故安全管理不仅可以带来潜在的经济效益,包括“健康、安定、幸福”等因素对于提高施工效率也大有裨益。最大的好处就是直接减轻或免除事故或危害事件给人、社会和自然造成的损伤,保证社会财富减少功能的损失,其次通过保障劳动条件和改善施工环境间接提升了社会的增值空间。
2 建筑安全管理创新措施
2.1 安全管理体制的创新 目前我国建筑业施工安全管理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管理的体制,目前仍是沿袭了上世纪末期的制度,以“行政监管为主”,而缺乏有效的监管。其实一个好的制度体系的约束比监管更有效,而建筑施工是一个事故率比较大的行业,更需要一个系统、完善的管理体制作为支撑,而不仅仅通过投入财力来解决问题。其次,各个建筑部门应该形成合力,共同合作结合地方特色打造安全管理体制,而安全管理体制的创新主要从“行业监管、企业主导、业主预控”这几个方面进行。①行业监管。建筑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主要对安全生产进行监督,安全管理体制的创新就是要做到加强监督执法工作,加大执法力度。并严格审核企业的安全管理资质,对不符合安全管理的施工队伍进行严肃处理,做到对业主和施工从业人员的尊重和负责。②企业主导。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施工企业,作为施工安全管理的主导,如何做到安全生产至关重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施工单位负责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是安全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③业主预控。业主对建筑施工的安全有一定的责任,需要做到预防安全管控工作,协调与施工单位的关系应对工程的安全生产负一定的监督责任,也就是说如果发生事故,业主将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2.2 建筑施工企业制度的创新 安全生产工作的落脚点是企业。所以施工企业制度的创新也会是安全管理体制创新的主导力量,目标是逐步实现企业精益管理者和员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转变,最终形成为自我管理的约束机制。而建筑施工企业制度的创新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建立企业职业安全管理体系。目前工程建设的目标体系需要发生转变,从之前成本决定质量再决定工期,想成本、质量、环境、工期和谐共处的体制。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也已制定了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自从我国加入WTO后,采用了同样的管理体系,所以为了适应全球化的需求,需要建议系统的企业职业安全管理体系。②劳动安全预评价。开展建设项目劳动安全预评价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必经程序,也是施工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为了保证项目本身的安全、不留下事故隐患就必须做好劳动安全预评价工作,把事故隐患降到最低。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建设前期必须进行劳动安全预评价工作。
2.3 建筑施工组织结构的创新 建筑施工组织的创新常常被忽视,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都没有配备专职的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而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于其他管理工作有本质上的不同,相互之间缺少联系而相互隔离。要想做到建筑施工组织结构的创新就应该做好以下两点工作:
2.3.1 调整项目安全管理。建筑安全管理的组织是在新的安全模式下完成的,项目组织管理并不专属于一个部门。在安全管理部门中,项目经理作为安全组织管理的核心负责统领全局,并且作为专职岗位上的安全管理的核心,负责统领全局,以及领导各专业施工员为骨干、管理部门的全员参与到施工现场的日常维护中,以及互相依托和紧密联系的安全管理体系。调整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就是要从包括“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安全主管、专职安全员、监理工程师”入手,加强日常的管理工作,加强日常监督,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能效。
2.3.2 调整安全管理职责。安全管理监督层的主要责任在于在变化中不断调整,才能打破艰难险阻、迎难而上。项目经理作为安全管理的核心,作为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负责人,所以首先需要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合理的项目安全组织需要进行有效的监督。并且项目技术管理工作应该融合现代安全管理技术,与传统的安全管理技术结合起来,建立专项的施工安全管理技术方案。并且安全主管是安全管理的执行者要严格按照项目安全管理任务书和执行方案,落实监督安全管理方案和技术方案,才能进行有效地监督。专项的施工安全方案的审查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专项审查包括对技术方案进行审查、现场监管,而对现场监督就是要针对不安全行为的审查和有权发布停止整改的停工令。
2.4 建设现代化建筑施工安全文化体系 现代化施工安全文化体系是企业文化中的一部分,是在平时施工生产中逐渐形成的,它承载着对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和社会的责任意识。据统计超过百分之60的事故都是因为违章操作和不按劳动纪律造成的,这些“三违”现象就是因为安全文化体系的缺失,倡导安全文化体制的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操作熟练程度至关重要。其次,以人为本,将安全文化渗透于企业和员工的意识形态领域。制定施工企业的安全方针和安全目标,同时,将安全文化建设融合于施工企业总体文化和各项工作之中。
3 结束语
建筑安全管理的创新并不是针对单一方面进行改革,因为单一的方面不能改变目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环境。总的来说,有系统的、有组织地对施工安全管理的体制和制度进行创新,来改变目前施工组织结构、管理手段以及企业文化上的创新,才来扭转我国建筑施工安全上的事故多发的窘境。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