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缘何“失焦”
网络舆论的治理是互联网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4.19”讲话中指出网络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需要重视网络生态影响社会的力量。而网络舆论“失焦”是网络舆论治理的重要内容和难以治理的内容之一,后真相时代是近年来学界提出的一个用于描述现实情况的名词,它使得网络现实情况更为复杂,网络舆论“失焦”的治理难度更大。各种各样的自媒体平台纷纷涌现,为用户发表自己的言论提供了平台和对网络舆论“失焦”现象的形成提供了条件。本文选取了“王凤雅小朋友之死”这一事件作为研究案例,对网络舆论“失焦”现象进行探析,为网络舆论“失焦”现象的治理提供一些拙劣的建议。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后真相时代
2016年, “post-truth” (后真相) 成为《牛津词典》的年度词汇, 《经济学人》在其发布的“Art of the lie”一文中对于后真相时代进行了解读:“真相没有被篡改, 也没有被质疑, 只是变得很次要了。”
(二)网络舆论“失焦”
“失焦”,原是摄影术语,新闻传播学者把“失焦”这个概念应用到舆论学中。严利华等人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失焦现象及其启示》一文中指出,舆论失焦是指由于网络发展,公众知情权、话语权提升,事件中舆论难以被一方主导,使得舆情演变的主体脉络呈现多极化发展,以至逐渐偏离事件的中心议题。笔者认为网络舆论“失焦”指的是由于网络的发展,公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得到极大提升,舆论过度聚焦事件一方而忽视其他方面时,舆论就会出现失焦。
二、网络舆论缘何“失焦”
(一)自媒体平台的盛行,提升了公众的话语权
当今社会各种各样的自媒体平台纷纷涌现,微博、微信公号、微视频和客户端的出现,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内容的生成,这使得公众的话语权得到提升。在一些公共事件中,公众充分行使自己的话语权,舆论得以迅速形成,公众的声音过于强大,会带动舆情的走势,进而偏离事先设置的焦点。
在“王凤雅事件”中,起初是在微信公号上面的一篇名为《王凤雅小朋友之死》的文章引爆舆论,再被一些网络大V转发到自己的微信、微博中,形成病毒式传播,加剧了传播的效果,舆情得以形成。微信公号主导了这次事件的信息传播和网络舆论焦点。公众对该事件的关注点在逐渐跑偏,事件本身是小女孩的病情到底怎么样,然而网友却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小凤雅的家人进行谴责,忽略了小女孩的病情。
(二)网络上信息的海量性,加强了公众的知情权
网络是一个大的生态环境,由于网络准入门槛降低,使得网民可以在网上随手拍、随手发,人人都是内容的生产者,网络上的信息铺天盖地,真实与非真实的信息共同构筑了网络生态环境,公众根据自身的需要对信息进行选择性接收,他们对信息的真实与否的鉴别能力不高,致使他们潜在地接收了很多不真实的信息。当然,这也是公众知情权的一种体现,网络空间对网民是不分贫富贵贱地都对他们开放。网民在获得了充分的知情权后才会去行使话语权。
舆论失焦源自互联网,当公共事件发生的时候,在开始由于事实不清、信息不明的情况下,网民就会产生各种猜测和臆想,一些意见和观点通过社会化传播迅速汇集、酝酿和放大,从而演变多极化发展,甚至偏离事件中心议题。
网友在对小凤雅之死有一定了解后,才会去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言论,才会去谴责小凤雅的父母,这是网络舆论“失焦”的前提条件。
(三)后真相时代,降低了事实的重要性
“后真相”时代其实是对网络呈现的现象的描述,网络信息的碎片化传播特征使得人们对事实的要求并不是那么高,网民似乎已经接受了社交媒体这一信息传播,事实变得很次要了。在王凤雅事件中,题为《王凤雅小朋友之死》的文章引发舆论,最终导致舆情,小凤雅的父母被贴上“网络诈捐”“重男轻女”等等标签后,受到社会各界的谴责,可是后来经过调查,真相并非如此,筹款的金额并不是文章所说的15万,而是只有3万,同时,其治疗儿子的唇腭裂所用的,也不是网上众筹所得,而是由嫣然天使基金所资助,所谓的“虐待”也是子虚乌有的事。使得舆论的“焦点”发生了反转,偏离了起初微信公号自媒体设置的舆论焦点。
三、网络舆论“失焦”的影响
(一)政府公信力受到挑战,难以维持社会稳定
政府在整个事件中,代表着权威,在社会公共事件中,一般都是自媒体平台首发,微博微信转发,传统媒体跟进,最后政府才会采取措施。政府是在舆论形成且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才会出面进行权威信息的公布。政府总是在事件发生后很长时间才缓慢地提出一些整治措施。
因此,政府的公信力受到了挑战,政府想要通过官方舆论场的构筑引导舆论的走向的效果也大大降低。社会上民间舆论场主导着舆论。
(二)媒体舆论引导能力被削弱
媒体的基本职能是“舆论引导”和“传递信息”。在传统媒体时代,舆论是传统媒体进行引导的。网络的发展,对网民进行赋权,他们在网络上进行信息消费的同时,也在进行信息生产。网民面对一些公共事件会自发地设置议程,引起网民的“围观”,最终形成网络舆论焦点,网民在对事件进一步关注时,可能会逐步偏离对事件本身的关注。
在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经常是在网民对一些事件的报道,引发舆论后,才开始关注事件,舆论引导能力明显被削弱。
(三)个人无可信信息,陷入迷乱之中
在小凤雅事件中,具有权威的传统媒体和相关部门迟迟不发声。网络上流传的都是对小凤雅父母的批判、谴责,网民根据一些网络诈捐,重男轻女,虐待儿童这些带有倾向性的词语,进行臆想和猜测,使得他们自身陷入迷乱之中,更加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使得网络舆论被网民主导,不利于网络舆论的引导和控制。
四、如何改变网络舆论“失焦”现象
(一)政府加强网络治理和舆论调控
网络舆论“失焦”现象容易扰乱网络言论传播的正常秩序,不利于网络生态环境的维护,政府应该通过网络立法对网络舆论和网络舆情进行治理。[5]在面对一些公共事件时,政府应该率先站出来披露事情的真相,让谣言止于信息的公开。网络舆论一经形成,政府可以通过权威信息的公开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
(二)媒体提高传播力、影响力和引导力
新媒体的兴起对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力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传统媒体存在的时间长,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形象和口碑。传统媒体在对一些公共事件的报道应该进一步深挖,让真相浮现出来,避免网民的各种臆想、猜测和脑补,可能会造成新闻的反转,但这正是传统媒体提高自身传播力、影响力和引导力的措施。
(三)受众、网民提高网络素养和进行自律
由于网络准入门槛的降低,受众和网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也呈现出参差不齐之态。要求受众在网络上面对公共事件时,应该提高网络素养,健康地使用网络平台,在网络舆论一遍倒时,应该具有理性思维,用逻辑分析事件中存在哪些问题,哪些可信,哪些不可信。不能因为害怕观点不一致而被孤立的心理,而不敢将事实的真相披露出来,要作勇于反抗大多数人的“反沉默螺旋”中的一员。
五、结语
网络舆论“失焦”现象和“后真相”是紧密联系又相互促进的,可以说是后真相时代加剧了网络舆论“失焦”现象。网络舆论“失焦”是网络舆论中出现的一种新常态,如果说要完全治理,可能性不大,只能说可以从多方面努力,降低网络舆论“失焦”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