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论文 合同 演讲 心得

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美国、英国、欧盟各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大力推行人才发展战略,力求保持和取得国际人才竞争的主动权。国务院公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列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我国要在未来十年内,培养造就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也提出,必须把提高全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并重申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拥有一支规模宏大且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其中创新型科技人才是这支队伍的中流砥柱。因此应该加快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育。
  1、健全机制、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 . 1 强化创新型科技人才激励制度
  坚持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建立起以政府奖励为导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激励体系,充分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的双重激励作用。首先,企事业内部薪酬管理要实行向创新人员倾斜的一种工资体系,制定新的分配制度;其次,政府要制定新的产权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企事业内部要鼓励技术入股、专利入股、创新成果入股,确保创新型科技人才拥有其创新成果的所有权和创造财富的收益权,拥有其智力成果的专利权;再次国家、企事业单位和社会要设立相应领域不同层次的专项表彰和奖励体系,对做出创新贡献的各种人才都能给予不同程度的表彰和奖励,以激发其合意的主观感受。满足人被认可和尊重的需要;最后,要围绕创新型科技人才对个体成长机会、工作自主性和成就感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展现才华、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把他们个体成长与组织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其创新的内驱力。
  1. 2 建立开放的科技创新平台
  加快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科技基础平台和公共信息、公共数据的有效共享机制,为全面了解、及时追踪国内国际科技动态和专业最新进展提供咨询、查询服务,为创新型科技人才提供研究开发、中试、检测等技术服务。在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现有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确定一批作为公共技术平台给予支持。
  2、创新理念,树立“能本管理”的人才管理理念
  “能本管理”源于“人本管理”,又高于“人本管理”,是人本管理发展的新阶段。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的管理又有其历史局限,未把人的实践创新能力这一人性的根本内容凸现出来,未能看到人的能力在确立和实现人的主体性及其价值中的基础地位,因而未能认识到以人的能力为核心内容的人力资源的价值。
  能本管理的理念是以人的能力为本,其总的目标和要求是:通过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并把能力这种最重要的人力资源通过优化配置,形成推动企业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巨大力量。既提倡每个人要通过充分正确发挥其创造力为社会多作贡献,以实现个人能力的社会价值,也要为每个人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提供相对平等的舞台、机会和条件,还要引导员工把个人的发展目标同组织的需要统一起来,使组织和成员形成一个责、权、利统一的命运共同体,并且在其中都有一种危机感、责任感、主体感和成就感,从而促进个人和组织共同发展。
  要以能力价值观为主导来支撑和统揽其他价值观。当权位、人情、关系、金钱、年资等与能力发生冲突时应让位于能力;要消除权本位,钱本位等思想在组织中的消极影响,积极营造一个创造性的学习型组织及其运行机制组织的制度、体制、管理等都要围绕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来设计;组织既倡导每个人要通过充分正确发挥其创造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也要求组织为每个人能力的充分正确的发挥提供相对平等的舞台、机会和条件;要把人才培训当作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和一项新型的重要产业来抓,着力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对组织成员要尽其能,将人才放在最适合的位置上。要避免让我们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承担烦琐的对其创新研究促进作用不大的社会职务。
  3、培育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创新必须文化先行,没有创新文化的滋润,就不可能有持续的创新行动。要营造社会创新文化环境。就是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公众科学技术素养,倡导尊重创新、容忍失败的一种社会文化环境。我们的有些科研管理者不愿意项目失败,因为失败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政绩。
  在企事业内部推动形成创新氛围,促进建立学习型企业组织结构,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价值观。要培育企业家的冒风险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建立执着追求、开拓进取、高效卓越的价值观念。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科技创新,倡导创新精神。努力营造原创性文化氛围。在我们科技创新中存在着原创性成果较少,模仿性工作居多的情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缺少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主动创新的原创性文化氛围和科学研究的精神,缺乏原创性文化氛围的营造和监督。
  4、建立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21世纪的文盲将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科学探究物理知识思维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便成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一直没有走出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如果把这种教育称为接受式教育;那么创新教育则是由接受教育发展来的,是以继承为基础,以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由于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在教育理念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更加重视以下几种教育模式。
  4 . 1 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与自学结合
  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在创新教育中,营造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学;教师发挥主导性,创造性地教。教师发挥主导性,创造性地教主要体现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平等的教育主体,从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挥出发选择和设计教育,使学生能主动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科技发展信息和教育科研成果并及时充实到教育内容中去,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巧妙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勇气和探索精神,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学生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学主要体现在学习的目的性、刻苦性和创造性上。明确的学习目的可促进学业进步。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不仅是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个人,更主要的是为了服务社会;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怕苦怕累就不可能获得真才实学,要有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学习的创造性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创造性地学习,这既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本质要求,也是今后从事实际工作的需要。
  4 . 2 课内与课外并重、校内与校外结合
  课内和课外是学校教育的两种基本形式。课内教育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课外教育通过课外活动开展,侧重于理论的应用和知识获取能力的培养,是对课内教育的强化和补充。实施创新教育,坚持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并重的原则,既可克服只重视课内教育,忽视课外教育的不良倾向;又可消除创新教育就是加强课外教育的片面认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从大学的功能演变来看,进入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大学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而是知识传播与知识创新的一个开放性、扩散性的平台。大学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其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大学的教育应是开放性的,坚持校内与校外结合不仅体现了教育的开放性,而且其营造的创新教育社会氛围,有利于把创新教育从校内教育的实践引向校内与校外结合的实践。步步高论文发表网是学生经济论文快速写作,管理职称论文发表,管理论文范文参考首选网站。

  4 . 3 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运用结合
  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但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过分注重培养学生宽厚的基础知识,必然会使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影响到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教育模式,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直觉和洞察力出发,优化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加强实践环节教学,要坚持按“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运用结合”的原则设计培养计划和教学方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根本出发点,精心组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还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评价学生不能单一地看考试成绩,更主要的是要看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实践能力。这就要求确立与时代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通过创新评价体系,规范评价行为,努力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奖励成功”的制度环境。
  创新不应局限于个体偶然的行为,而应是一种社会风尚,是一种社会行为。要鼓励全体社会成员自我超越,促进全社会共同学习和终身学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建立起高度柔性的、横向网络式的、符合人性需求并能持续发展的社会。要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鼓励人们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终身学习。必须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综合运用社会的学习资源、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建立和健全覆盖广、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积极推动创新型学习组织和创新型学习社区建设,为全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形式和多个渠道的终身学习机会,并通过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鼓励全社会成员拓展与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才干和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杨敬东.健全创新型人才的社会承认机制,中国人才,2006(3).
  [2]尹艳林.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国科枝投资,2006(3).
  [3]白春礼.人才是创新之魂. 世界科学,2006(2).
  [4]黄强、姜敬.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商场现代化,2007(20).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