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论文 合同 演讲 心得

传统媒体的平台属性探析

媒介平台是一种新型媒介组织形态,“平台化”也是媒介转型的一条有效路径。从社会学的“社会嵌入理论”和“关系分析”考察媒介平台,可以窥见媒介平台的本质,以此透视互联网作为媒介平台在结构、资源、关系和观念方面的特征,并从这一视角出发探析传统媒体的平台属性,可以得出传统媒体正在发生变革,但还不足以成为媒介平台的结论。

一、媒介平台的定义与理论视角

平台(Platform)这一概念最早见于工程学,后延伸至经济学领域,上海交大的徐晋在综述国外学者对于平台经济的研究时指出,平台是一类现实或非现实的空间构型,该空间能够造成或促进客户间形成双向或多向的交易,因此平台是一个汇聚多种资源的场地。国内的新闻传播学者领会到其对于传媒产业研究的意义,将这一概念引入至传媒领域。暨南大学谭天教授给“媒介平台”下了一个定义:通过某一空间或场所的资源聚合和关系转换为传媒经济提供意义服务,从而实现传媒产业价值的媒介组织形态叫做媒介平台。

以社会学的“社会嵌入理论”和“关系分析”考察媒介平台,其本质是为传媒经济提供意义服务,扮演综合性的服务提供者,探索并建构社会关系。因此在内涵上,媒介平台可以被视为互联网时代为意义经济中意义的生产、流通与消费提供服务的媒介组织形态;在外延上,媒介平台包括各种与媒介产品的生产、流转、发行、交易、消费和应用相联系的平台。

二、网络的平台属性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仅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还重塑了媒介生态以及传播形态,互联网本身也从一种渠道转变成一种社会关系的映射,人们对于网络的需求已经不只是单纯的信息获取,而期望能够得到多种内容与服务。互联网成为了一种综合性的平台,因此成为了丰富多样的产品的载体。平台比渠道含义更加广泛,它不仅是一种技术上的信息通道,还包含了社会关系,互联网的平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这里也包括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型数字媒体):

(一)结构:水平与网络化的内容生产及流通方式

互联网的平台属性体现在多重主体的共在,不同主体扮演多元角色,信息生产及流通呈现水平化与网络化的特征。互联网传播的参与者身份趋于模糊,网民、自媒体、传统媒体集聚于自身的多重角色使传播过程变得复杂,而由于公民新闻的兴起,以往的线性传播模式日渐式微。

(二)资源:综合性而非单一性

非平台的媒介主要从事内容供应这一单一功能,而互联网媒介平台为响应用户的需求而集聚内容、社交等产品和服务,形成综合性的资源供给平台。美国的脸书、推特以及国内的微博等平台,承载了信息传达这一最基本的传播功能,而其能够吸引用户并提高用户粘性的原因则是平台提供了社交、生活等多种综合服务,这样平台不仅满足了用户的信息需求,甚至重塑了用户的生活方式。

(三)关系:参与主体关系的扁平化

由于互联网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互联网平台上各主体的关系呈现扁平化,以往垂直化的权力失衡状态有所变化。从近年来以互联网为起源而发酵的舆情事件来看,网民的话语权明显提升,大众传播时期专业的媒介组织垄断传播权力的结构被打破,在舆情事件的传播过程中,互联网中各个主体呈扁平化的分工合作关系,个体与组织之间地位趋于平等。但是互联网并不是一个完全平等的社会,新的权力失衡已经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

(四)观念:重视平台经营而非只关注内容生产

互联网的平台属性主要体现在观念的转变,媒介的平台化要求运营中重视平台的经营,将自身定位为平台领导者的角色,厘清自身的业务领域,不要盲目侵占应用服务商、内容提供商的领地,以至于对平台生态系统造成打击。

互联网媒介平台应通过其开放性与良好的盈利机制来激励内容和应用服务提供商为用户生产更多优质的产品,多样而高质量的内容与应用服务能够有效提升用户规模,用户规模的增长反向促使平台的发展与创新, 因此围绕平台形成的价值网络以及产业生态能够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传统媒体的平台属性探析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