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少儿电视节目的对比分析
据央视索福瑞统计,4~14岁儿童平均每天接触电视的时间为2小时22分。①电视节目,尤其是少儿电视节目,对少年儿童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少儿频道及节目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境内外少儿电视节目做对比分析,力图为当前存在的问题找到应对之策。
一、目标市场:专一化与大众化
少儿频道是以少年儿童作为目标观众的电视频道,但纵观国内少儿电视节目而言,其目标受众到底是“少年”还是“儿童”,似乎没有确切的划分。例如,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把观众范围定为0-18岁的婴幼儿和少年,甚至还包括青年等相关人群及儿童家长;广州少儿节目把收视人群定位为 4-25 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天津少儿节目则将少儿节目风格与家庭节目风格相结合。②目前发展态势较好的湖南电视台金鹰卡通,从节目内容来看,很多节目也“老少皆宜”,如明星亲子益智闯关节目《疯狂de麦咭》以及明星亲子体验真人秀《爸爸去哪儿》,这两档节目都曾在金鹰卡通和湖南卫视这两个定位完全不同的频道播出,可见,其节目定位仍是“大众化”。
除了定位宽泛,国内少儿电视节目还存在定位冲突。例如,南方少儿频道将自身定位为少儿女性节目;无独有偶,四川电视台也推出了“妇女儿童频道”。将“少儿”与“妇女”两个专业品类的节目内容简单拼凑,对频道的专业性有着巨大影响。
反观国外的少儿频道,其定位真正称得上精准,“学龄前”和“学龄”是划分频道的关键词。例如,英国广播公司(BBC)为少儿节目设置了三个频道:CBeebies频道,针对婴幼儿受众(0-6岁);CBBC 频道,针对少年受众(6-12岁);BBC3 频道,针对 16-34 岁之间的青年。又如,美国广播公司(ABC)的ABC-3也是专业频道,目标受众为 6-15 岁;ABC 制作的 6 岁以下儿童节目,则投放在ABC-2 的白天时段。此外,ABC也已将设立学龄前儿童频道提上日程。
BBC和ABC 都将“学龄前”和“学龄”作为频道及节目定位的依据,因为这两个年龄段的少儿在生活方式和心理上存在较大差异。③同样,台湾的东森“幼幼台”(类似于过去的香港电视,可归为境外电视频道)定位为幼教频道,观众群锁定为0-7岁的幼儿。
另外,慕尼黑国际青少年电视节也将参赛节目做了细致划分,包括 3 个年龄段:6 岁及以下、7-11岁、12-15岁,这种划分方式基本契合青少年心理发展年龄的阶段:婴幼儿期(0-3岁)、学前期(3-6岁)、儿童中期(6-12岁)、青春期(12-20岁)。④处于同一发展时期的少儿,在生理、认知、社会性和人格发展上具有相似性。可见,国外电视媒体的少儿节目制作更精细,真正做到了细分和专业,值得国内同行借鉴和反思。
二、节目定位:少儿化与成人化
从目标市场的锁定,落实到节目的具体内容,国外少儿节目是一以贯之的。例如,BBC推出的风靡全球的《天线宝宝(Teletubbies)》节目,目标观众锁定在1-4岁幼儿,对这档节目,学龄后的孩子一般不会问津;又如,葡萄牙电视台的《每日记事本》是为 7-12 岁儿童制作的电视新闻节目,节目收到的反馈也多来自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他们从中明白了海湾危机、联合国等知识。
与之形成对比,国内的很多少儿节目的节目定位与实际的收视人群出现了脱节的现象。例如,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科普类节目《异想天开》的目标受众是13-18岁的青少年,但从少儿频道网站的留言板可以看到,节目留言的大部分是0-5岁孩子家长。⑤
节目定位与实际受众脱节折射了我国少儿电视的普遍现状,即少儿节目“成人化”现象。例如,湖南金鹰卡通的节目《疯狂de麦咭》和《爸爸去哪儿》更接近于大众化的娱乐节目,而非少儿节目;金鹰卡通的另一档节目《中国新生代》是面向14岁以下儿童的歌唱类选秀节目,但是从节目导师(导师都为流行偶像歌手)、选手曲目等来看,都具有一定的成人化趋势;而对于安徽卫视的《加油好baby》节目,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在2014年度的中国电视满意度博雅榜发布会中将该节目归入文教类节目,事实上该节目的娱乐性大大高于教育性,并不一定适合少年儿童观看。
另外,国内人气最高的两部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熊出没》,收视群体都定位为低龄儿童,但是其中的成人化倾向和暴力倾向一直饱受争议。
国内学者普遍强调少儿节目要有少儿视角、少儿语境,符合少儿心智发展要求,总的来说,就是要有少儿主体(本位)意识。但是在这一点上,似乎国外电视媒体做得更好一些,这从他们更为精准的节目定位上就可以看出。节目主创人员是否具有少儿受众本位意识是少儿节目能否成功的关键。
BBC《天线宝宝》的成功便得益于两位具有特殊背景的主创:其中一位主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