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论文 合同 演讲 心得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中折射的体育精神

1932年,东北短跑运动员刘长春拒绝伪满洲国的要求,冒着被日军一路追杀的危险只身找到张学良校长,决意代表4亿中国人参加洛杉矶奥运会。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将历史改编后重现,讲述了中国人第一次敲开国际奥运赛事大门,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来了!”;表达了一个民族不甘屈辱、不懈奋斗追赶世界的意志;传递出了中国参赛者不畏艰难、勇敢拼搏的体育精神和爱国情节。

一、电影背景简介

1931年,正在东北大学读书的小伙刘长春展现出了他的短跑天赋,德国教练也十分看好年纪轻轻就已崭露头角的他并专门对其进行专业训练。然而,横空的炮火突然宣布中日战争开始,“九一八”事变使得东北地区局势十分紧张,学校被迫解散,刘长春的学业和训练也只能随之中断,但这并没有让这名运动员从此失去对参加奥运会的渴望。

告别时的谈话让刘长春坚定了自己参加奥运会的理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刘长春对日军的侵略行为痛恨不已,他一次次申请参加国际奥运会的信件也全部被退回,看似一切努力都将随之成为泡影,刘长春十分焦急。然而刘长春的新婚妻子姜秀珍却不气馁,一边支持他继续短跑训练,一边鼓励他再想办法争取参加奥运会的机会。

侵略军越来越嚣张,他们企图让刘长春代表伪满洲国以参加第十届奥运会。这使刘长春感觉到十分不安,他没有屈服于日军的淫威,经过艰苦逃亡终于重获自由。刘长春决意与怀有身孕的妻子和年迈的父本部门告别,决心踏上了寻求帮助的道路。

一路坎坷,刘长春终于冲过敌人的陷阱到达目的地,可是考虑到中国正处在多灾多难、饱受帝国主义欺凌蹂躏的多事之秋,泱泱大国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国民政府没有同意他的要求。这使得刘长春十分沮丧,悲愤交加的时候,他又遇到了对自己有误解的同学们,百口难辨,使得刘长春痛苦不已。此时的他感觉自己的想要参加奥运会为国争光的一颗赤诚之心就要被淹没了。经过认真思考,刘长春还是决定要给自己一个公正,他最终获得张学良将军资助他赶赴洛杉矶奥运会,同时这也是对日本伪军的一次有力还击。

海上的长时间跋涉已经令刘长春疲惫不已,他与同行急匆匆赶往体育馆代表中国走进奥运会开幕式。入场的那一刻,背负着奥运第一人光环的刘长春感受到华人们的热情欢迎,这位已刷新亚洲多项短跑记录的中国短跑名将在心里默默的下定决心,要以自己的实力回报祖国人民的热情。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艰苦的海上生活使刘长春的体力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持,在一百米的预赛阶段就不幸被淘汰,未能进入复赛。此时,国内传来的各种声音对它和教练够成了强大的压力,但是,刘长春并没有退缩,他坚持要继续参加接下来的二百米赛事,此时他跑的不只是一段赛道,而是要跑出中国人的骨气,最终要赢得中国人的尊严。影片的最后,刘长春勇敢地站在了二百米的赛道上,冲出了起跑线。

二、主人公的爱国情节

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办,当时中国还是由国民党蒋介石领导。政府收到了国际奥委会的邀请,但是中国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在这一特殊情况下起初政府并没有考虑派人参加奥运会。但当刘长春在朋友的帮助下寻找多方支持,决定要到美国参加奥运会时,全国人为之振奋,意为中国终于可以有机会在向世界展现其体育实力。

当时的中国经济落后,国力衰弱,一名普通运动员更没有条件坐飞机去美国参赛。刘长春只能坐船一路长途跋涉到美国参加奥运会。一路的漂泊对刘长春的体力是一次相当大的考验。为了尽量保持体力并保证训练状态不会下滑,刘长春只能每天在甲板上进行训练。7月30日,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开幕,而刘长春及随行一名官员和一名教练到达会场时,开幕式已经开始,他们只能直接参加运动员入场仪式。入场仪式中当现场广播到: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时,全场哗然,中国这个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世界大国的整个代表团只有他们3个人。

刘长春参加了第十届奥运会上的一百米和二百米短跑两项比赛,结果因实力不济在首赛时就被淘汰,但是这名东北小伙子在面对各方面压力的情况下并没有放弃,他明白此刻在赛道上自己代表是4万万中国人,如果他个人选择退赛失去将会是全体中国人的骨气和尊严。

枪声响起,伴随着一个带着勇气和希望的起跑英姿,这作为最后一幕结束了观众对比赛胜负的遐想。看着这么个坚定的身姿,胜负其实已经属于这一个人了,他赢得了比胜利更有意义的一切。

当战争的硝烟在中国的国土上弥漫,不同的爱国人士选择了不同的救国之路。而刘长春,作为一名东北短跑名将的大学生,他选择了参加奥林匹克。他希望在没有战争,没有不公平的国际运动盛会展示我们的祖国,他希望为国家真真实实地赢得世界的尊重。他断然拒绝代表日本扶植的满洲国参加奥林匹克,忍痛告别了怀有身孕的妻子,逃到北京找到张学良校长。经过坎坷的历程,他终于站在了一百米比赛的跑道上,然而获得小组最后一名的成绩。他痛苦挣扎,责备自己,面对政府的退赛命令,他决然把握机会,为国家负责,再拼一次。

一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就像刘长春不能让奥运史奖牌册上多记录下一个中国名字;然而一个人的力量也是无限的,他震撼了全体华人的心,唤醒了沉睡中的国人。刘长春是不幸的,因为他出生的国家太衰弱,社会太不公平,他的运动才能只能被埋没;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有机会代表国家争取荣誉,他的坚持与努力成为了国民的榜样。洛杉矶第十届奥运会,它既是中国人历史鲜明的纪录,也是中国奥运艰难起步的里程。尽管最终他没能取得令国人自豪的硕果,但刘长春作为一名特殊时间特殊的战士,在自己的战场上谱写着爱国精神。

三、主人公的体育精神

自古中国人的体育精神和爱国精神都是密不可分的。刘长春在他那个特别的年代,以他独特的体育精神和爱国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对奥运梦想的实现。

1908年,天津《新青年》发出三个问题:中国人什么时候可以参加奥运会?中国什么时候可以在奥运会上获得一枚奖牌?中国什么时候能举办一届奥运会?

如今我们都得出了答复:

1932年,刘长春代表国人参加了第1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迈出了一个民族正式走进奥运赛场的第一步,传达出一个国家追赶世界的坚定信念与顽强意志。

1984年,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夺得男子手枪慢射金牌,实现了大陆选手首夺奥运奖牌,以中国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记入史册;

2008年,中国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我们再一次向世界证明了国家的综合国力。举办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一百年的时间注入了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汗水和努力,一个梦想要走上一百年,其中凝聚了多少人的坚持,只有坚持,才能将追梦的路走下去;也只有坚持,才能将这段漫漫长途走完,走向终点。这一百年中,几多坎坷,几多艰辛,几多汗水!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不懈的追求与奋斗中,才把一个个梦想变成现实。新时代里,中国在世界的赛道上已经从一个追随者演变成名符其实的领跑者,我们终于可以告慰当年刘长春的奔跑,在奔跑的路上我们找到了未来。

当刘长春意识到不能及时赶到赛场开幕式时,他并没有放弃,他以自己执着的人格魅力打动着船上所有人。当他与父亲和妻子含泪分别时,当他的训练被迫停止时,当他遭到同学的误解时,刘长春没有一刻放弃过他的体育梦想,坚持、努力、奋斗、执着成为刘长春当时的写真,他所践行的正像他所说的一样“跑步乃余之生命”。

刘长春怀抱着他的奥林匹克梦想,满载着四万万中国人的希望,单刀赴会。他历经千难万险,他坚强的意志最终让他站在了奥运会的赛道上。他的名字将被镌刻在中国五千年历史的长河里。刘长春是中国奥运一人,他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人的不屈服,不放弃。他站在起跳线上的那一刻,整个中华民族为他感到骄傲。他虽败犹胜,终于在世界面前中国人的风采得到了一次展示。中国人会记得一个叫刘长春的青年人,他克服层层险阻,他曾不甘屈辱,他曾历尽艰辛,他是中华民族的奥运第一人。

自此,国人知道了奥林匹克运动的魅力,更知道了那一颗永不服输的心和对信念、追求的永不放弃与执着,即使处于水深火热中也知道了他们还可以无尽地奔跑,生命在奔跑中勃发力量的光芒。

正如片中未展现的结尾那般,奥运比赛成绩无关,重要在于努力去参与,勇敢迈出体育精神的第一步。刘长春虽然没有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他不放弃的精神是对祖国人民的最好答复。他坚持拼博到底,这一刻他像希腊神话里的英雄一般,虽败犹荣,浩气长存,人们看到了他为体育梦想而执着努力的优秀品质。奥林匹克精神体现在了这位既普通又特别的运动员本身,它是信念,是追求,是那颗永不服输的心,是视运动为生命的精神。

四、结束语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这部电影用朴实的镜头向广大观众展现了我国第一位奥运健儿刘长春的参加奥运的心路历程。在那个特殊年代,刘长春怀揣着体育梦想、奥运梦想,只身来到美国为中国而战。电影中,他对日伪军的愤恨,想参加奥运会被屡次拒绝时的无奈,得到大将军资助时的激动,站在邮轮甲板上坚持训练时的决心……每一个意境的出现都打动着观众的心。刘长春这位中国奥运第一人在奥运赛场和训练场上拼搏的感人故事,他的成长经历,他参赛背后的泪水和辛酸,都是对奥运精神、体育精神的弘扬。刘长春所处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将永远记住这位坚持奥运精神,为国而战的英雄,他将永远成为我国运动史上一颗不灭的星,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闪耀。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wy/1534.html《芒种》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