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与发展策略
科技的发展为人们的带来了许多新的生活方式,手机、互联网、微博、微信等逐渐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打破了传统媒介的平衡。对于聚合平台、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来说,公众已经习惯于将电视媒体定义为传统媒体。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受众分流”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媒体。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满足用户的需求,电视媒体与新媒体在保持各自的优势下互相融合,是实现媒体行业生态化健康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手段。
(一)电视媒体与新媒体优势互补,相互融合
电视媒体提供内容资源与成熟的团队制作,新媒体提供丰富的形式和技术优势,将两者的优势整合,不仅能将各式各样充满吸引力的电视媒体内容展现在视频网站、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还能为电视媒体和新媒体平台都带来用户的关注,提高媒体的公众形象同时也能尽最大程度提高传播的力度。例如广东广播电视台推出的《今日一线》栏目,自2003年播出至今,收视保持可观。作为广东普语电视节目标杆,在新媒体的大势下,《今日一线》融合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网络平台等新媒体形式,打造了一个全媒体、重民生的新闻栏目,加强了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充分证明了全媒体时代下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与发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二)体现人文情怀的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
全媒体时代下,新兴媒体传播的信息凭借内容短小、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呈现的内容更多元化、碎片化。不少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博取关注度和阅读量,只关注信息的片面,以偏概全,甚至不惜恶意曲解挖苦,曝光他人隐私等方式发布信息,毫无人文情怀可言。以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为例,事发后“事故原因系女司机逆行”的消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女司机一时之间成为众矢之的,谩骂之声不绝于耳。然而当天下午当地警方便发布微博还原了事故的真相,在短短几个小时内,舆情经历了一次大反转,甚至不少主流媒体都“栽了跟头”,迅速删除了之前的失实报道。原本是一起惨痛的坠江事故,却演变成对“女司机”的舆论审判。当媒体过度追求时效性,随意对待事实,长此以往,受众只会越来越反感。相反,受众更愿意看到有温度、有人情味的信息报道,同时结合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将本土地方特色融合与媒介发展当中,更能增强传播力,吸引受众目光。广东广播电视台经济频道则注重将民生与地方文化结合到新闻与活动当中,其举办的广州塔登高公开赛活动每年都吸引大量群众报名参与,不仅活动反响好,报道传播力强,通过对本土文化的宣传和发扬,塑造媒体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形象,形成独特的媒体特色与传播风格。
(三)“先网后台”,整合报道强化传播效果
从先台后网,到网台同步,再到先网后台,网络平台与电视媒体的合作模式越来越多,而“先网后台”则是网络与新媒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先网后台”,顾名思义在新闻播出之前,电视媒体通过精心策划优先在网络上推送精选内容,通过预告的形式首先吸引受众的关注互动,增强屏外互动,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氛围, “先网后台”整合报道后达到强化传播的效果。例如广东广播电视台TVS1《南方财经报道》对超强台风“山竹”的报道,在节目正式播出前,媒体通过栏目公众号发布记者在台风天采访的工作图,一时间网上掀起了讨论的热潮,大家纷纷在感叹“山竹”威力之大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记者在如此危险的环境下仍坚持把一线情况带给观众的敬意。新闻在正式播出后,电视媒体将视频上传至荔枝网、爱奇艺等网络平台,供用户回看,使新闻事件的传播达到二次发酵的效果。
而精彩的短视频内容是对电视端内容的一次绝好的预告,新闻报道的视频素材“先网后台 ”,最终起到了“反哺电视”的良好效果。
(四)推行网络直播形式,加强电视媒体评论作用
近年起,网络视频直播迅速发展成为当下最流行,也是最受年轻人喜爱的全新互联网交互方式。发展至今,网络直播报道算得上是电视媒体在全媒体时代下与新媒体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网络直播报道将后续的材料整理部分弱化,直观清晰地将现场的信息呈现在受众面前,给予用户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能给用户带来对社会进程和公众事件的参与感。网络直播并不是简单的将传统的电视直播搬到手机上,而是“现场+同场报道交互+用户后台交互”的整合。电视媒体推行网络直播,不仅能加强新闻的时效性、互动性,同时凭借专业的新闻团队,挖掘新闻深度,还能强化电视媒体的评论功能,及时引导舆论走向,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结束语
在全媒体的时代背景下,虽然新媒体确确实实为电视媒体带来不少冲击,但其带来的显著的传播效率,促进了媒介的融合与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当下,电视媒体要将目光放在互联网上,构建自己的新媒体平台,充分利用自媒体的优势,整合多个媒体平台的优质资源,分别利用不同传播平台的特点“做文章”,打出传播“组合拳”,在传播模式上做出突破,确保电视媒体传播在竞争激烈的全媒体时代下永葆青春活力。